内蒙古一高校留学生开展“中西文化碰撞”活动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24 04:43:00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23日电 (记者 张玮)内蒙古师范大学首届国际文化节23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该活动进行了一场中西文化的碰撞。

  当日,学校操场人山人海,如同集市般热闹。来自蒙古国、俄罗斯、韩国、巴基斯坦、老挝等12个国家的251名在校留学生有的摆摊制作、售卖本国美食,有的设展展示本国文化,有的身着中国戏曲服装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在中国留学7年的巴基斯坦留学生萨贾德告诉记者,他曾为了“走出国门看一看”而选择来中国留学,没想到被汉语言文化深深吸引。“7年来,我不断研究、学习汉语言文化,参加了很多汉语言类的比赛。明年我就要硕士研究生毕业了,有可能的话,我还是想留在中国申请攻读博士学位。”

  学校的这次 活动让萨贾德非常激动,“在学校里举办如此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对于我们这些留学生来说,是一次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

  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党总支书记屈原介绍,该学院建院21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向来华留学生提供中文教育和中国概况等课程。“我们积极推广京剧、太极、射箭、围棋、茶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风俗习惯的教育,并组织留学生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现代化企业、社区以及新农村建设,亲身体验中国传统节日,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培养出了更多了解中国、对中国友好的国际人才。”

  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校长贾美林表示,学校举办首届国际文化节,目的就是以开放的心态为各国学生搭建交流互鉴的平台,增进学生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尊重和欣赏,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共存,努力让更多青年学子成为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使者。(完)

  在出境游市场,目前热度最高的当属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泰国旅游局预测,2023年到访泰国的中国游客预计将达到500万人次,在2022年,该数字是27.4万。马来西亚方面预计,2023年将接待150万至200万中国游客。新加坡相关业者则估计,中国旅客的回流将会给新加坡全年带来额外的20亿新币收入。

 <strong> 岁末多家上市银行高管“辞旧迎新”</strong>

  为了让同胞回乡路既有速度又有温度,厦门高崎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准备了春联、福袋,在出入境现场设立“同心专区”,由熟悉闽南语的民警及时为有困难的旅客提供帮助。不少旅客趁着航班还没启程,让边检民警帮忙拍照留念。

  市民在“唐山宴”的小吃档口购买食物。(受访者供图)

  《措施》提出,要积极开展外来务工人员留穗稳岗送温暖活动。各区、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广泛开展“送温暖、送关爱”慰问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对就地过节坚守岗位的员工进行慰问。鼓励各级工会组织采取发放新春礼包等多种形式关心关爱留穗过年外来务工人员。

  郑红森在候车室巡查。国是直通车 赵斌 摄

周明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