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文物上新 刘贺墓主棺出土玉璧首次展出

来源: 新京报
2024-06-09 19:54:44

  中新网南昌6月8日电 (记者 李韵涵)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在当日“上新”文物,刘贺墓主棺出土玉璧首次展出。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是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典型汉代列侯国都城聚落遗址。海昏侯墓主是汉武帝之孙刘贺,他曾当过27天皇帝后遭废黜,史称“汉废帝”。

  据介绍,本次“上新”的文物有6件玉璧、2件梯形玉片饰,均出土于刘 贺墓主棺内。其中,玉璧分别置于刘贺面部、胸部等位置,大小不等,最大的玉璧直径达到28.3厘米,玉璧装饰纹饰各异,有夔龙纹、凤纹、谷纹等,雕琢精巧,纹饰华美。梯形玉片饰为刘贺镶玉漆枕东、西两侧的装饰物。

  这组玉器将与主棺一同出土的玉琀、玉带钩、韘形玉佩、青铜剑等器物以“复原”的场景化形式组合展示,直观呈现刘贺主棺内陪葬品构成情况,最大程度还原出土“第一现场”。

  据了解,海昏侯刘贺墓园出土玉器总数超过400件(套),刘贺主棺内共有40多件(套),多属葬玉。由于椁室坍塌,这些形制较大的玉器出土时多数处于破碎状态。近年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组织文物修复专家对这批玉器进行了保护修复,并及时置于“金色海昏”展览中展出,让观众得以在展厅近距离欣赏它们的完整面貌。

  玉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刘贺墓出土玉器材质多样,工艺精湛,时代涵盖东周、春秋战国和西汉等多个时期,本次文物上新,不仅丰富了“金色海昏”展览内容,更延伸了展览呈现的文化内涵。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以“常展常新”为理念,结合最新文物保护和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推动海昏文物上新,让更多文物保护研究成果惠及广大观众。(完)

  连日来,山东省血液中心多次发出献血的紧急呼吁。其中提到,近期,受疫情防控、寒潮天气、大学生放假返乡等多重因素影响,省城济南街头无偿献血者及团体献血单位、机采血小板献血人数骤减,单日采血量不足100个单位,而每日至少700个单位血液才能满足临床用血基本需求。据悉,1单位为200毫升。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锐志介绍说,“如果低轨卫星信号发射功率增强一些,在体育馆、高铁站、机场等单层屋顶空间能穿透屋顶,就可以解决北斗系统的室内定位问题,这需要在现实中进一步验证。”

  近日在《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称,2035年前,中国将建成新一代北斗系统,其中考虑纳入低轨卫星,通过高中低轨的星座融合,提供一张覆盖全球的高精度时空网。

  同时,有消费者向中新经纬反映称,部分血氧仪或存在一定程度的涨价情况,其此前看的血氧仪不少在两周内价格接近翻倍。根据北京地区的罗女士向中新经纬提供的订单截图,其12月8日购买的鱼跃医疗YX302型号血氧仪显示商品总价为229元,叠加优惠后实际到手价格为156元,而现在该产品显示售价为299元,到手价格为279元。

  太多人想回家了。吴春芳记得,南区的一位医护人员,工作了20多天,快要熬到回家的时候发现自己阳了。新的医护增援后,她回不了家,从医护生活的黄区搬进了患者居住的红区。得知政策开放后,她马上申请了特殊解离。

  其中,宝莱特在此前承接了政府订单,根据宝莱特2022年半年报,内地援港抗疫医疗物资专班供应组向宝莱特下订单,于3月向中国香港调运约35万部M70系列脉搏血氧仪。

刘佳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