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交流互鉴的遗产故事,亚洲遗产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推介项目将启动

来源: 中华网
2024-06-19 04:09:12

  中新网北 京11月19日电 (记者 应妮)记者从第二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学术论坛获悉,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将启动“共同愿景”——亚洲遗产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推介项目,以此讲好交流互鉴的遗产故事,传播人类多元文化的世界声音。

  该论坛于11月17至18日在京举行,以“人与自然的当代关系:共存、互鉴与可持续”为主题,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分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指出,中国在世界遗产国际合作方面进行的积极实践,充分彰显了大国责任担当。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积极践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携手相关企业和基金会等设立了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先后开展了“亚洲文化遗产教育合作网络”等项目,资助了“中国-沙特塞林港遗址联合考古”等项目。他表示,下一步将公开征集亚洲基金标识,启动“共同愿景”——亚洲遗产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推介项目,并诚挚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北京大学以及各位学者指导、支持和参与,共同努力构建社会力量参与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合作网络,为推动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美美与共贡献力量。

  论坛期间,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围绕即将启动的“共同愿景”——亚洲遗产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推介项目和标识(logo)征集举行专门会议。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王莹介绍项目情况,UNESCO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剑葳、南方海洋实验室海洋考古团队首席科学家詹长法、复旦大学教授杜晓帆、东南大学教授董卫、中山大学教授张朝枝、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副主任王心源,以及来自巴基斯坦、比利时、赞比亚等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项目给予赞许同时提出宝贵意见。该项目将主要围绕但不限于亚洲地区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或世界遗产预备名单的遗产,遴选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有关优秀案例,讲好交流互鉴的遗产故事,传播人类多元文化的世界声音。

  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基斯坦、比利时、赞比亚、哥伦比亚,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以及教科文组织各相关二类中心与教席的与会学者就“世界遗产发展趋势”“考古遗址类遗产的保护与管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共存关系”“村落与文化景观类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历史建成环境的保护与利用”以及“自然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六个专题开展深度交流。论坛还召开了青年论坛和遗产地管理者论坛,邀请从事遗产研究的青年学者、博士生以及来自故宫博物院、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九寨沟等十处世界遗产地的管理者,发布、讨论最新研究成果,分享遗产保护与管理经验。(完)

  “您好,请问需要什么帮助吗?”这是孙镜斐在春运期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我要在哪里乘车?”“这个可以带进站吗?”“我没赶上车怎么办?”相似的问题,她要进行数不清的回答与解释。

  六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在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上担当作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同时,新巨丰也很看重纷美包装的盈利能力。“上市公司本次拟收购标的公司28.22%的股权,按照2021年12月31日经审计财务数据计算,标的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85亿元,其中28.22%股权对应净利润8041万元,据此测算将给上市公司贡献一定利润。”新巨丰表示。

  在第20届总统竞选期间的2022年1月,“首尔之声”预告将与MBC电视台一道公开该媒体所属摄影师李明秀(音)与金建希的通话录音。

  截至2023年2月初,涪陵页岩气田累计开钻843口,完钻790口;累计探明储量8975.24亿立方米,累计产气超过540亿立方米。(完)

  灾区交通、通信条件不便,加之余震不断,如非必要,切勿自行前往灾区。

谢凤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