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陶瓷艺术展开幕 180件陶瓷作品展中华瓷韵之美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02 03:13:15

  中新社杭州6月1日电(郭其钰)6月1日,以“公望哲匠 心薪相印”为主题的两岸陶瓷艺术展在浙江杭州富阳开幕。

  现场共展出180件来自两岸的陶瓷艺术作品,不仅有当代陶瓷艺术品,还有珍贵的陶瓷文物。70余位两岸艺术家互相交流切磋,以陶瓷为媒促进两岸艺术文化交流,共同传承中华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

  此次展出分为“妙悟薪传”“器以载道”“千杯万盏”三个主题。其中“器以载道”展由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所构成,历史上五大名窑开创了制瓷“器以载道”的先声,亦是宋人“师古而不泥古”文化思潮下的创新实践。

  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叶国珍潜心研究南宋官窑四十年,是“南宋官窑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表示,“中华陶瓷历史文化艺术是海峡两岸一座十分重要的文化桥梁,当前两岸在传统陶瓷制作技艺方面已有相互借鉴,希望通过深入丰富的交流,推动陶瓷艺术的创新与合作。”

  “千杯万盏”展名源自“酒逢知己千杯少”,该展览聚焦两岸陶瓷艺术家的杯器创作,展出品类涉及柴烧、紫砂、青瓷、釉下青花、釉上彩绘等。其中相较于瓷器的精美华贵,台湾柴烧作品更为古朴自然,别具美感。

  “柴烧是以木材燃料高温烧成,其自然散发的金属光泽,以及天然粗犷的落灰色,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分。台湾的柴烧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带动了独特的柴烧收藏潮流。”台湾陶艺协会荣誉理事长丘永祥希望通过此次艺术展,让两岸陶艺工作者了解柴烧方法,彼此分享经验心得,享受做陶瓷的乐趣。

  来自台湾彰化的邱榆芳是中国美术学院陶艺专业的研究生,即将毕业的她选择来到富阳公望两岸圆缘园创业。她希望把两岸的陶瓷技艺和创意灵感相结合,让陶瓷艺术在年轻一代手中实现创新发展。

  据了解,此次艺术展系2024“公望富春”两岸文化交流周主题活动。2011年6月1日,《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实现旷世合璧。为纪念这次“山水合璧”,此后每年这一天富阳都会举办 “公望富春·两岸文化周”活动。(完)

  共建“一带一路”最深层次的国际背景是当代全球化。要回顾“一带一路”的发轫发展,就要首先分析全球化的脉动。2013年,当中国领导人擘画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时候,世界各地对全球化的发展尚充满信心。然而几年之后,逆全球化思潮开始泛滥,新冠疫情引发百年一遇的全球经济衰退。2022年的世界正处在这波历史低潮之中,共建“一带一路”既面对着更大的需求空间,也面临着新的风险和挑战。

  业态融合,消费更有乐趣。最近,南京一批新兴载体亮相营业,商业、文化、旅游业态紧密融合,为市民带来更加新潮有趣的游购娱新体验。前不久,鼓楼金银街“国际青年艺术街区”开街试运营,文化、时尚、休闲等多元业态赋予老街全新活力。元旦假期,首届“来吧!鼓楼”咖啡节在街区启幕,三条漫游主线、三款限定特调咖啡以及专属打卡集邮活动,带动了街区小店补元气、添活力。

  2021年末,工程项目工期紧任务重,为了项目如期推进,毕东尧和两名工友主动请缨过年不返乡回家,留在施工现场坚守岗位。腊月寒冬,他们顶着寒风,一遍遍检查着施工现场各个危险点,从大型机械到电路、消防器材、工人防护措施,既完成了工期进程,又保障了施工安全。除夕夜,完成一天工作的毕东尧和两位工友一起包了一顿热气腾腾的水饺,吃着饺子看着电视中家家户户喜庆的场面,他说自己有些羡慕,但心里却特别踏实、安心。

  火警:(+51)116

  医护工作者奋战在救治一线,公安民警的平安守护,基层工作者顶着寒风送药买菜的日行万步……

  “妈妈还好吗?”我问。“唉!80多岁了,前年摔了一跤,现在走路都困难。原来她身体很好,还下地干庄稼活呢。现在也干不了了。”

钱重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