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年前的这朵“花”何以芳香华夏?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5-16 16:50:06

  中新网三门峡5月15日电 (韩章云 李悦 王珊)彩陶是仰韶文化的重要标志,特别是仰韶文化中期——庙底沟时期的彩陶,其典型纹饰花瓣纹广受关注。

  5月14日,“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物探源集中采访团一行走进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庙底沟博物馆,透过精美的仰韶彩陶花瓣纹,感受仰韶先民们的创造力,感受6000年前的这朵“花”何以芳香华夏?

  该博物馆基本陈列《花开中国— —庙底沟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发生历程》,讲述庙底沟文化的发展历程、文化面貌及重要影响,是目前国内展示仰韶文化彩陶数量最大、类型最全、年代跨度最长的史前文化展览。

  在该馆的众多彩陶中,花瓣纹彩陶盆可以称得上是庙底沟类型彩陶的代表作。它口径31.9厘米、底径13.2厘米、高20.3厘米,泥质黄陶,器表做磨光处理,钵体盆形,上腹以黑彩绘出多组交错的弧线三角、圆点、线纹等,组成一周连续的花瓣纹,纹理优美、线条流畅、色彩古朴,极具艺术感。

  据庙底沟博物馆馆长王宏民介绍,花瓣纹是庙底沟文化最具标识性的纹饰,包括单瓣式花瓣纹、双瓣式花瓣纹、四瓣式花瓣纹以及多瓣式花瓣纹。

  为何仰韶先民要在器物上绘制花瓣纹?王宏民认为,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对植物的生长规律已有观察,花具有生命繁衍的意义,在生活器物上描绘出花的纹饰是一种对生命繁衍的美好寄托,这是“繁衍之花”。

  考古学家严文明曾提出中国史前文明的“重瓣花朵”格局。他认为,假如把中原地区看成花心,其周围依次分布第一重花瓣、第二重花瓣,而整个中国的新石器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重瓣花朵,具有超稳定结构。王宏民表示,“盛行花瓣纹的庙底沟文化,它分布范围广,辐射影响大,似重瓣花朵般盛开在中国大地上”。庙底沟文化也被视为“文化之花”。

  他补充道,古汉语中“花”与“华”同音,两者意义相通,故一些学者认为,仰韶彩陶上的花瓣纹可能是华夏之“华”的由来,这就是“华夏之花”。

  王宏民称,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的仰韶文化,绵延两千年,形成中国古代文明的主根脉。庙底沟文化,是仰韶时代鼎盛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类型,它携带着彩陶影响了大半个中国,被学术界称为“中国史前时期的艺术浪潮”,对中国史前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完)

  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2月5日晚,在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游龙蜿蜒翻腾,在漫天烟火里,火龙上下翻飞,时而盘旋交缠,时而并驾齐驱,气势磅礴,动人心弦。随后的打铁花更是精彩纷呈。工匠师傅们将熔化的铁水高高抛起,随后用力拍打,直击长空,刹那间激起层层飞花,炫彩夺目,美轮美奂。砸落在地面,铁水四散,激起遍地银花,为市民呈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壮丽美景。

  近年来,随着观测技术的提高,流浪行星不断被人类发现。2018年8月,美国科学家证实,一颗质量约为木星12倍的行星在距离地球约20光年的地方独自流浪,并不依附于任何恒星,是使用射电望远镜发现的首颗流浪行星。

  不过,“被吞噬”并非行星唯一的归宿。太阳最后会经历一次行星状星云的爆发,变为一颗白矮星。在白矮星的周围,原有的行星也是有可能存在的。

  与此同时,各地铁路警方加大线路巡查力度,全力确保元宵节辖区安全稳定。太原铁路公安处组织各派出所密切关注铁路沿线舞龙等风俗活动,摸清重点时间,在途经的29处铁路道口增派警力,加强秩序维护,确保稳定畅通。武汉铁路公安处针对武汉市黄陂区舞狮民俗活动,加强现场盯控宣传,确保2000多人的游狮队伍安全穿行3个京广铁路线涵洞。开远铁路公安处针对燃放烟花爆竹等习俗,会同铁路单位及时清理铁路沿线杂草39处,深入沿线60余个村庄开展消防宣传。(完)

  美国能源部首次在CES上设立展台,该部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她对CES上展出的一系列技术非常感兴趣,如采用钠盐等替代性材料研制的电池。她也谈到要促进包括氢、聚变能和地热能等在内的清洁能源的使用。

  “现在我们家每月能领到500元的育儿补贴,尿不湿基本不用自己掏钱了。”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华街道居民杨先生有两个孩子,第二个孩子今年1岁半。他介绍说,二孩每个月需要尿不湿约455元、奶粉315元、玩具衣物等支出约250元,每月共计花费约1000多元,补贴可覆盖一半的育儿支出。

沈皓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