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突发警告!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20 02:44:59

  美联储在“玩火”?

  当地时间周二,多位美联储官员集中表态,敦促市场对降息保持耐心,他们强调,在降息之前需要更多通胀降温的证据。

  同日,前美联储经济学家萨姆发出警告称,美联储不降息就是在“玩火”,或将美国经济推入衰退。安联集团首席经济顾问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也警告称,若美联储迟迟不降息,美国将被推入衰退深渊。

  美联储官员不急着降息

  周二,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素有美国“恐怖数据”之称的美国零售销售数据在5月仅环比 增长0.1%,大幅低于市场此前预期的0.3%,而此前一个月零售销售月率则由0%下修至-0.2%。上述数据表明,消费者当前面临的财务压力更大。

  上述数据公布后,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因为该报告暗示经济疲软可能促使美联储开始降息。然而,当天多位美联储官员却相继表态,敦促市场对降息保持耐心,并强调称,在降低利率之前,需要更多证据来冷却通胀。

  圣路易斯联储行长Musalem表示,可能需要观察几个季度才能获得支持降息的数据。Musalem称,“一段时间内,需要保持持续的通胀降温、需求放缓以及供应增长,这样我才能对降息变得有信心,这些情况可能要几个月,甚至几个季度才能显现出来”。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Adriana Kugler)表示,如果经济发展如她预期所料,“今年晚些时候”降息可能是合适之举。

  在2023年下半年物价压力迅速降温后,今年第一季度通胀率突然回升令美联储感到意外。虽然最近的数据令人鼓舞,但决策者仍然保持谨慎心态。这种谨慎态度在上周发布的点阵图预测中显而易见,当时四位官员预测2024年不会降息。

  波士顿联储行长Susan Collins周二重申,不应该对一两个月的乐观消息反应过度。她补充道,“在我展望未来的时候,随着我对数据的观察,我对今年宽松程度的看法有所减少”。

  最近的一系列经济报告显示,美国经济喜忧参半,尽管就业增长强劲,但消费者仍在减少支出,通货膨胀在第一季度意外加速后降温。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零售额几乎没有增长,前几个月修正为较低水平。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说:“我认为,目前的货币政策立场具有足够的限制性,有助于为经济降温,并在经济活动不急剧收缩或劳动力市场不显著恶化的情况下将通胀率带回2%。”

  经济学家发出警告

  近几个月来,随着失业率的上升,“塞姆规则”在华尔街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讨论,认为一直强劲的劳动力市场正在出现裂痕,并指出未来可能会出现麻烦。这反过来又引发了人们对美联储最终何时开始降息的猜测。

  “塞姆规则”是前美联储经济学家萨姆提出的一种经济衰退预测指标。这一规则基于失业率的变化来判断经济是否进入衰退。具体来说,萨姆规则的核心条件是:当失业率的三个月平均值比其12个月低点高出0.5个百分点时,表明经济处于衰退状态。

  据CNBC消息,当地时间周二,“萨姆规则”的创建者、前美联储经济学家萨姆表示,美联储如果现在不降息,可能会将经济推入衰退。萨姆表示,美联储现在不采取渐进式的削减措施,这是在冒很大的风险:如果不采取行动,美联储将面临“萨姆规则”生效的风险,随之而来的是经济衰退,可能迫使决策者采取更激烈的行动。

  “我的底线不是衰退,”Sahm说道,“但这是一个真正的风险,我不明白为什么美联储要去承担这个风险。我不确定他们在等待什么。”她补充道,目前最糟糕的可能结果是美联储造成不必要的衰退。

  作为一个数字指标,根据劳工统计局5月的就业报告,萨姆规则的数值为0.37,显示失业率首次自2022年1月以来上升至4%。这是自新冠疫情早期以来,萨姆规则数值上升的最高点。这个数值实际上表示了三个月失业率平均值与其12个月低点3.5%之间的百分点差异。如果达到0.5的数值,将会触发这一规则;再过几个月如果失业率维持在4%或更高,就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这个规则自1948年以来每次经济衰退都适用,因此在数值开始上升时,它作为一个有效的预警信号起作用。

  尽管失业水平上升,但美联储官员对劳动市场表现表现出很少关注。在上周会议结束后,设定利率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就业市场标记为“强劲”,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条件“已经回到了疫情前夕的水平,相对紧张但没有过热”。事实上,官员们将他们对今年降息的预期大幅下调,从3次降息的预期(在3月会议上)降至最新会议上的1次。

  这一举动使市场感到惊讶,尽管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的“FedWatch”指标显示,市场仍在预期今年会有两次降息。萨姆称,“这里的坏结果可能会很糟糕,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我很难理解美联储不愿意降息,以及他们在通胀方面的无休止的强硬言论”。

  根据美联储首选的通胀指标,4月份的通胀率为2.7%,或者核心指标(排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为2.8%。美联储的通胀目标为2%。“通胀已经大幅下降。它还没有达到你希望的水平,但它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失业率却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萨姆说道:“在平衡这两者时,你越来越接近劳动市场的危险区域,而在通胀方面则离危险区域更远。美联储应该做什么,这显而易见。”

  同样对美联储发出警告的,还有安联集团首席经济顾问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MohamedEl-Erian)。埃尔-埃利安周二在其专栏文章中写道,美联储目前在降息方面迟迟拖延,可能会导致美联储3年前犯下的错误重演,这将令美国经济处于危险之中,最终迫使美联储不得不更激进地降息。

  埃尔-埃利安表示,“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经济正在走弱,包括前瞻性指标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小企业和低收入家庭持有的资产负债表缓冲也大幅减少。随着2022—2023年大规模加息周期的滞后效应逐渐显现,这些脆弱性可能会加剧,而与此同时,经济和政治将出现重大周期性波动,技术、可持续能源、供应链管理和贸易等领域也将出现转型。”

  埃尔-埃利安表示,如果美联储想要将衰退风险降至最低,就有必要尽早进行首次降息。但现实情况却正相反:美联储一直坚持推迟加息,美联储官员近日的讲话也持续强调“不急于加息”,这加大了它今后不得不采取更为激进的降息周期的可能性。

  埃尔-埃利安警告称:“如果这一个周期,由于美联储推迟开始降息而导致美联储加速出现经济和金融疲软,那么美联储将被迫进入一个大规模的降息周期,而且根据长期情况,美联储最终的降息幅度也将不得不超过必要水平。”这与美联储在2021年的政策错误类似:当时美联储官员们在美国疫情后通胀飙升的情况下没有及时加息。然而,他们当时关于通胀是“暂时的”的论点被证明是错误的,最终美联储不得不快速大幅加息,包括连续4次加息75个基点,这也给美国经济带来额外的痛苦。

  按照埃尔-埃利安的说法,美联储这样的政策过度将暴露一些地区的金融脆弱性,并在国际上给许多其他国家带来更多政策挑战。

责编:王璐璐

校对:彭其华

百万用户都在看

利空突袭!万亿巨头,被美国起诉!

突发!韩国,紧急状态!

重磅利好!刚刚,国务院最新发布!

信息量太大!吴清发声,全文官宣!涉及科创板改革、量化交易、退市投保......来看十大关键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责任编辑:李桐

  汪文斌还在会上说:“近年来台海局势紧张的根本原因,是岛内“台独”分子在境外势力的纵容和支持下搞分裂活动。希望韩方切实遵守中韩建交联合公报精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审慎处理台湾问题。”

  实际上,快递行业发展至今,还有次日达、即时达以及同城达等标准化的产品与服务。2022年受疫情影响,各个电商平台在履约能力方面的差异体现得十分明显,对于自建物流体系的传统电商平台而言,有明显利好。业内人士透露,因封控直播电商平台的物流受到极大限制。日前,韵达快递宣布成为抖音电商平台首家认证的快递服务商。可以看到,直播电商作为后来者,同样正在加码物流。

  近十年来,蒙古国内戈壁地带一年中发生的沙尘暴次数,比20世纪60年代增加了4倍。2021年,蒙古国自然环境和旅游部气候变化司司长恩赫巴特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谈到,蒙古国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沙尘暴的发生率正呈上升之势。

  相比较其他空气污染,沙尘暴天气是一种自然占主导力量的现象,它已经存在了数百万年以上,如果不是人类的好恶,它甚至很难被称为“灾害”。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每年来自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沙尘中有约2800万吨沙尘漂洋过海到达南美洲,给亚马孙热带雨林带来约2.2万吨磷肥,从而滋养和弥补热带雨林损失的养分;数百万年的尘降是北方深厚黄土层的来源,也“滋养”了日本海、北太平洋区域的渔场。

  中韩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亲,但近几年韩国和一些国际机构的民调却显示,韩国民间的对华认知偏差严重,特别是在全球主要国家中,韩国是唯一一个年轻人对中国的负面看法比前几代人更多的国家。长期关注中韩关系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视中国为威胁”是韩国民间对华认知中最核心的部分,影响和左右着其他认知。综合首尔大学统一和平研究院从2007年开始实施的民调结果来看,认为“中国对朝鲜半岛和平构成威胁”的受访者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从2008年到2022年,认为“中国是威胁”的比例从14.6%上升到了44%。

  4月21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在“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上,也重点谈及台湾问题。他再次向国际社会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是台湾的历史,也是台湾的现状。

林思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