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专家聚首广州南沙共谋大湾区非遗与影视合作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24 06:00:03

  中新网广州12月15日电 (王坚 罗瑞娴)记者15日从广州市南沙区政府获悉,广州市南沙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中心已挂牌成立。该中心将通过一系列人才服务、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等工作,积极推动粤港澳三地文化产业集聚南沙。

  南沙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欧阳健华表示,南沙区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如南沙妈祖信俗、咸水歌、麒麟舞等,这些独特的文化遗产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作为湾区之心的南沙,三地文化传承,是工作,也是使命。该中心将通过一系列人才服务、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等工作,积极推动粤港澳三地文化产业集聚南沙,形成合力发展的新局面。并加强推动本地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为非遗插上翅膀、为科技赋能文化,构建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的新平台。

  挂牌现场,欧阳健华为中国香港导演高志森颁发广州市南沙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中心荣誉顾问聘书。

  高志森表示,在影视产业方面,南沙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与香港、澳门的合作,南沙不仅能够引入先进的影视制作技术和理念,还能扩大自身的影视市场,推动本地影视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据了解,该中心分别与高志森,湾区策动(广州)影业投资有限公司,中国非物质遗产研究院分别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南沙非遗影视文化 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自三地的嘉宾表示,粤港澳三地应共同制定非遗和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力度,提升影视制作的技术和水平,促进非遗与影视产业的深度融合。

  此外,三地还将积极搭建非遗和影视文化产业交流平台,举办各类展览、演出和研讨会等活动,加强人才交流和培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和影视文化的整体竞争力。(完)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李牧

  压缩机被称为“工业心脏”,如今,这“心脏”添加了智慧的“大脑”。在沈鼓集团转子车间,这智慧的“大脑”便是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2022年,围绕“数字沈鼓”建设目标,沈鼓集团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车间建设,增强了人、机、料万物互联能力,持续建设数字化透明工厂,以数字化为场景赋智。

  虽然甘宇的生活逐渐恢复平静,但被春节前拍全家福,被亲友问及“宇儿恢复得怎么样”时,甘宇奶奶还是忍不住抹泪。“我和奶奶从小就在一起,见不得她哭。反正人都已经在这里,应该多想一些以后开心的事情。”看到奶奶伤心,今年28岁的甘宇不由得挺直腰背,似乎想告诉奶奶,她的小孙子已经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2/12/10436392308220854360.jpg" alt="" />

  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指出,“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从古至今被认为是能给人们带来吉祥的瑞兽。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就和“兔”有了关联,即便是不属兔的孩子,往往也要戴兔帽、穿兔鞋。步入兔年,人们祈求“瑞兔呈祥”,祈求瑞兔对人间好一点,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完)

  中海油巴西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业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坚守岗位、扎实工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新时代新征程更加奋发有为,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刘家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