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天文卫星成功发射 中国科学院研制伽马射线监视器和光学望远镜

来源: 央广网
2024-06-24 14:39:15

  中新网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备受关注的中法天文卫星北京时间6月22日下午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科学院向媒体发布消息说,中法天文卫星配置了由该院研制的伽马射线监视器、光学望远镜和法方研制的硬X射线相机、软X射线望远镜4台科学载荷。

  中法天文卫星科学载荷分为大视场和高精度观测两类,其中,大视 场探测仪器的观测视野范围在1万平方度左右,相当于覆盖全天的四分之一,就像张开一张大网,可以捕捉天空中无法预测的伽马暴。一旦发现目标,卫星会自动转向目标,利用两个小视场望远镜对准开展长时间的高精度

  通过科学载荷的联动探测,中法天文卫星可发现和快速定位各种伽马暴,全面测量和研究伽马暴的电磁辐射性质,利用伽马暴研究暗能量和宇宙的演化,快速后随观测引力波电磁波对应体,从而了解伽马暴现象的起源和物理性质及其在宇宙学中的应用等。

  中法天文卫星是中法两国联合论证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也是迄今为止全球对伽马暴开展多波段综合观测能力最强的卫星,其成功发射将对伽马暴研究等空间天文领域科学发现发挥重要作用。伽马暴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除了宇宙大爆炸以外的最剧烈的爆发现象,也与很多物理学的前沿问题有关,对伽马暴进行深入观测和研究,将有助于帮助人类解决基础科学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据了解,中国国家航天局负责中法天文卫星工程组织实施,中国科学院作为工程大总体抓总研制,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负责总体技术支撑和中方地面支撑系统的建设,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负责抓总研制卫星系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负责中方科学载荷研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负责中方科学应用系统研制建设。法方地面支撑系统和科学应用系统由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负责建设和运行。(完)

  从2012年《中国人太多了吗?》到2014年再版《中国人可以多生!》,从人口经济学著作《人口创新力》到人口科幻小说《永生之后》,再到最近《人口战略》的推出,十余年间,梁建章不断深入研究人口趋势,他的微博、专栏等发声渠道,几乎都被“人口”所占据。

  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有130余名旅客率先体验到C919带来的空中之旅。根据东航的计划,从5月29日开始,东航首架C919大型客机将在上海虹桥—成都天府航线上实行常态化商业运行。

  如果在一个倒金字塔的人口结构里,年轻人不仅数量少,活力也会下降,因为有太大的中年或老年人人群压在他上面,他的晋升空间就会受到影响,整个经济也会因为人口负增长没有新的投资而低迷。

  这跟日本现在的状况有点像。日本90年代以后,第一,没有很多新公司出来,不像美国、中国,有很多新的公司;第二,现有的这些高科技公司,创新能力也在下降,技术滞后,跟不上节奏。这跟人口结构有一定关系。

  据祁奚介绍,杭州小学的录取是有先后顺位的,俗称“一表生”“二表生”“三表生”“四表生”……所谓“一表生”就是学生与父母同户、同住在本小学学区内,“二表生”是指户口在本小学学区内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家,“三表生”是指有本市常住户口但不在本小学学区内,“四表生”则是无本市常住户口的借读生。

  梁建章:对我来说,当时也是最适合的年龄。那时候,整个行业、整个中国经济各方面都是欣欣向荣的状态,中国享受到了很大的人口红利,那个时候年轻人是现在的60后70后,这批人每年出生人口有2500万,到了80后也有2500万人/年的时候,还迎来了婴儿潮,这非常好。

刘建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