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发布22项重大成果 聚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阐释

来源: 雷科技
2024-05-30 09:23:20

  中国社科院发布22项重大成果——

  聚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阐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5月27日在京举行“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成果发布会,共发布22项研究成果,其中包括著作12部、论文10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甄占民表示,近一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带领全院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着力实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阐释工程、着力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着力发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引领作用、着力以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切实抓好组织科研,推出了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

  发布会上,编者、作者代表介绍了相关成果的研究背景、框架结构、主要观点等内容,并就各项成果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对《(新编)中国通史纲要(全二册)》《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全二册)》两部著作进行了简要介绍,二者系《(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重要阶段性成果。前者以国家统一、社会发展为主线,围绕中国历史的关键之变、关键节点,突出历史主流、历史道路和历史趋势;后者立足新时代历史学研究、考古发现最新成果基础,以时间顺序阐述了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主线脉络和突出成就,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中华文明历史的发展规律。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辛向阳介绍,《“两个结合”基本问题研究》聚焦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党的文化领导权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如何理解“两个结合”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华文化主体性和新的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以及如何在推进“两个结合”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华之道——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哲学阐释》一书对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深刻原理进行了哲学阐释,并指出深刻把握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关键所在,就是系统理解‘五个突出特性’的内在关联和原理性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张志强认为,中华之道即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之道,建设基于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一般文明理论的重要使命,就是要从“五个突出特性”所展现的系统关系中把握中华之道所体现的人类文明共同原理。

  《文明 中国——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考古学阐释》以百年来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实证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同时深入解读每个突出特性的内在特质、形成原因,并力图揭示“五个突出特性”之间相生相成的关系以及推进中华文明演进的内在机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张国春认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科学揭示了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所在、精神命脉所系、价值追求所向。

  “20世纪是中国走向现代的一百年,也是中国美学走向现代的一百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平认为,建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需要总结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历程,《20世纪中国美学史》所做的就是在美学领域对这一历程进行回顾。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研究美学、发展美育实践,让美学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服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字是文明的标志。”在《中华民族语言认同研究》一书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军提出,语言文字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历史和现实影响。研究中国语言文字、中华民族语言认同,就是要从语言文字角度来认知历史的中国何以为中国,就是要从文化制度层面来理解中华文明的独特性所在。

  据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将继续加强总体谋划,充分调动相关学科、相关领域研究力量参与到有组织科研之中,加强研究视域融合、坚持优势互补、形成研究合力,推出更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本报记者 陈雪 光明日报)

  就如狼女孩林林,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狼是群居动物的本性,让她向往人类,不由自主地想要亲近同龄人。但是在人与狼对立的故事背景中,当她开始逐渐暴露自己的身份时,就会引起猎人的警觉和注意。这是属于林林的痛苦的成长过程,其成长的代价甚至是母亲的性命。“我在学生时代会羡慕篮球打得好、吉他弹得好的同学。我想表达的就是,在那个过程中其实人会失去自我,而过程结束之后,可能会有一个小小的成长。”杨木解释,片中有许多隐晦的细节,都在暗喻着林林在靠近人类的过程中不断“丧失”自我。譬如,林林受到小男孩的邀请,去对方家中吃饭,在大快朵颐之时,林林也暴露出凶猛的动物本性,同时她的身体也在发生着变化。

  <strong>在小店的热气腾腾中,感受流动、忙碌、活力满满的中国。</strong>

  <strong>在小店的热气腾腾中,感受流动、忙碌、活力满满的中国。</strong>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30/48/3812329786722601656.jpg" alt="" />

  中国旅游研究院27日发布报告指出,<strong>旅游景区以免费、降价和优惠策略</strong>而成为各地“抢游客”的首发阵容和主阵地,带动地方游客快速增长的同时,政策的可持续也备受关注。<strong>市场属性更强的主题公园和旅游度假区</strong>以特色创意、科技创新为广大游客带来了久违的欢乐,也收获了较高的营业收入和社会声誉。

  整个东盟地区都对中国经济加快复苏充满期待。一个坚持开放发展的中国,对周边国家而言意味着更多机遇。2022年,东盟与中国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往来更加密切。展望新的一年,东盟与中国合作的动力更加强劲,双方将共同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重要贡献。

黄建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