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将推100门“AI+”大课 金力指重构教育体系

来源: 凤凰网
2024-06-22 23:13:15

  中新网上海6月22日电(范宇斌)复旦大学将推出至少100门“AI+”大课近期引发外界关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22日在第十四届“中华学人与21世纪上海发展”研讨会上表示,“我们把100门‘AI+’大课定义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模式改革的大会战。”

  “AI for Science(科学智能,以下简称:AI4S)的发展需要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说到底,就是我们特别缺人才。”金力从战略、战术两个维度介绍了复旦大学推出100门“AI+”大课的用意。

  战略上,通过课程体系建设,联合校内外AI科学家、领域科学家、产业领军人才,针对性绘制产业人才画像。整理各领域知识图谱,凝聚一大批拥抱AI4S的“教师+导师”创新团队,构筑科学智能范式变革的教育和人才基座。

  战术上,基于复旦大学“普及 圈”“核心圈”“进阶圈”的AI布局和人才培养需求“画像”,构建本研一体化设计的AI-BEST课程体系,从通识基础、专业核心、学科进阶、垂域创新,培养AI4S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的一流人才。

  “开出100门‘AI+’大课说起来难,实际上不是太难,关键是为何要开出这100门‘AI+’大课,对人才培养能起到怎样的作用。”金力解释道,其背后实际上是教育体系的重构,并且需要教师队伍、教材等支撑。

  金力表示,人工智能正处于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发展,并最终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阶段。一些关键技术趋势正逐渐显现,通过不断增大模型规模,推动多模态能力的加深和精细内容生成的控制。

  AI4S是推动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实现科技原始创新策源的利器,拥有引爆产业创新核爆点的巨大潜能。如何掌握“利器”、引爆变革,复旦大学走出自己的路径。

  据金力介绍,一是聚焦科学数据,建设高质量科学数据中心,打造开放共享数据生态。二是全面推动科学研究“数据+机理”融合双驱动。三是打造科学智能软硬件工具,以点状突破引发系统性变革。四是持续打造三链融合的科学智能创新生态,构建AI+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新格局。

  例如,复旦大学打造三级圈层,建设AI4S生态,链接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打造“1+1+N”生态体系。

  三级圈层分别指:核心圈——对能够“玩”转AI的顶级学科强力支持,增加该学科的科学发现;进阶圈——对有较好数据和计算基础、现阶段开始“玩”的学科,设立学科综合繁荣计划,以点带面持续培育潜力股;成立交叉科学中心,开展跨学科、跨领域深度研讨,催化AI4S“化学反应”;培育圈——对AI感兴趣的、正在寻找发力点的学科,组织开展AI4S讲座,课程和各类培训,让科学家和学生拥抱人工智能,形成全校想用、全校能用、全校会用的科学智能生态。

  谈及对上海未来如何布局和发力AI4S,在金力看来,要聚焦前沿,瞄准关键技术攻关突破;支撑千行百业赋能,构建产业创新生态;协同创新机制,有组织供给拔尖人才;加强核心算力资源和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他希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集聚资源,培养产业亟需紧缺人才,共同谋划科学智能成果的孵化转化,共同赋能产业生态的升级发展,服务上海科学智能发展的愿景目标。(完)

  这次的合作让黄磊发现,程耳是个非常敏感的人,“他可以在现场发现演员、拍摄等许多细节,比如灰尘、演员面部的微小变化、情感细微的流露,这些都是导演非常关心的地方。他在生活上很粗,吃什么都随意,但在拍戏的时候却很细,每个角色身上都没有废的笔墨。”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 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7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

  从目前临床来看,确实有少部分感染新冠病毒的女性说自己月经周期乱了、月经量发生了变化,但月经的紊乱,并不一定是新冠病毒引起的。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7/76/1506441589928925316.jpg" alt="" />

  “从今年的元旦到春节期间,我们的商场从客流和销售,实现了两位数的提升,尤其是影城,我们的万达影城在这次春节档期,客流和票房收入也是大超2019年度,我们看到卖场有人,商户有排队,也是给到了我们很大的经营信心。”万达广场项目负责人刘珂说。

  西方用以解读中国最为流行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是几百年来一直占据支配地位的所谓东方社会理论。近代欧洲特别崇尚财产私有制度的众多学者,经常将个人本位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视为文明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标志与不竭动力。在他们眼中,包括土耳其、波斯、印度以及俄罗斯在内的所谓东方社会或亚细亚社会,因为长时间保存了土地公有制度和专制主义政治制度,一直处于不开化、不文明的停滞落后状态。其后,亚当·斯密、詹姆士·密尔、约翰·密尔、孟德斯鸠、黑格尔等人,又陆续将所谓东方社会或亚细亚社会的范围扩大认定到中国。

李俊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