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北归”寻根:古城在重建 我也在“重建”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22 10:46:40

  中新社枣庄12月13日电 题:台湾作家“北归”寻根:古城在重建 我也在“重建”

  作者 吕妍

  不管是华灯初上的台儿庄还是烟雨朦胧的台儿庄,每一种都曾出现在郁馥馨的梦里。从不是“一见钟情”到扎根这座城,郁馥馨表示:“古城在重建,我也在‘重建’。”

  1938年发生的台儿庄大战,让位于山东省枣庄市的台儿庄古城遭受重创,城市被炮火摧毁殆尽。2008年,台儿庄古城传出恢复重建的消息,激起了台湾作家郁馥馨“北归”的想法。

  “我对台儿庄的第一印象是‘小’,但感觉这里的人很亲切,让人有种归属感。”郁馥馨说,重建后的古城深深吸引着她,总有一种声音呼唤她来台儿庄。

  据郁馥馨回忆,她的父亲1948年从台儿庄去往台湾,后成为当地著名的童话作家。她出生在台湾南投县,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为一名作家。2010年她来到台儿庄定居。“‘南渡北归’这个词概括了我和父亲两代人截然不同的生命线。”

  “我的父亲在台儿庄长大,他的乡愁非常浓重,而我来到这里,完全是命运的安排。”郁馥馨说,其实台儿庄和南投县有相似之处,两座城市都很宁静,也是她选择留下的原因之一。

  穿梭于台儿庄古城,处处流淌运河文化,而郁馥馨祖上也与运河密不可分。由明朝末年商人郁守然、郁灿然所建的郁家码头坐落于台儿庄古城,郁家通过运河贩卖粮食、丝绸、茶叶等商品,是台儿庄四大富户之首。

  “我也是偶然得知古城挖掘出郁家的历史。看着郁家码头的有关史料,我感觉自己找到了根。古城就好像同我的生命连在一起,在这儿可以开启新的生活。”郁馥馨说。

  郁馥馨认为,人间最难剪断的是血脉,她的身上流着台儿庄人的血,梦里都有台儿庄的身影。她在散文《我的古城我的梦》中写道:“好像在风里漂泊惯的人,忽然有了依归,感觉一种莫名的力量在怂恿你赶快落地为安。”

  “台儿庄是梦开始的地方,在古城 待过的人,再走出去一定会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郁馥馨说,《我的古城我的梦》记录了她追梦、寻根的历程,而她创办的杂志《天下@第一庄》,则收录了她对古城的爱,其中还不乏名家撰写的有关台儿庄的文章。

  谈及杂志为何取名《天下@第一庄》,郁馥馨说,中间加个@,感觉整个杂志都活泼起来了,其中@也有“E-mail”的意味,寓意着将台儿庄的故事从“第一庄”传播到全天下。

  除了办好杂志,郁馥馨还致力于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2009年,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落户山东台儿庄,郁馥馨也加入到基地的建设中来,先后组织了文化、经贸等相关交流活动,为两岸交流搭建平台。回台湾时,她还将自己创办的杂志送给亲朋好友,让他们了解台儿庄的历史文化。

  如今,郁馥馨依旧笔耕不辍,用文字讲述台儿庄的故事,吸引无数游人前来观赏古城风韵。“我也希望那些在外漂泊的游子,都能早点回到故乡,寻到自己的根,让灵魂有所依。”郁馥馨说。(完)

  <strong>三、加强组织领导,做好中医药救治保障工作</strong>

  经过细致研究,李哲发现长城暗门的设置十分灵活。研究人员对130多处暗门实物遗存进行了图片分析,并实地考察了其中一部分后,发现每一处暗门都与当地地形高度契合,且其构造根据需求各不相同。“每处暗门的构造都是独一无二的。”李哲说。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4日电 据中国驻意大利使馆微信公众号“意旅阳光”消息,近期,多位旅意中国公民拨打使馆领保电话或前来使馆领事大厅求助,反映个人财物及证件丢失或被盗,对其旅途或工作学习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感染新冠后,居家自我照护时需密切观察病情,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尽快就诊?65岁以上老年人更应额外关注哪些?北京协和医院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诊疗方案建议,详戳了解就诊预警↓↓

  李哲介绍,突门是暗门中最为秘密的出口,面向敌方的一面用砖砌伪装,面向己方的一侧实为空心。敌人从外部根本无法分辨突门位置,但当临近的主关口受敌袭击或出现其他紧急情况时,士兵可以如鸡蛋破壳一样从内部击破突门,实施奇兵突袭。

  宜昌是屈原故里,两千多年来,宜昌儿女赛龙舟、撒粽子、唱楚辞,用独特的形式传承着屈原文化。2009年,由宜昌市秭归县“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等习俗共同组成的中国“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王怡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