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福建宁化:“多肉经济”热,农旅融合兴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08 18:41:47

  中新网三明3月8日电 (雷朝良)“我们这边多肉有200多种,喜欢哪个拍哪个,感谢宝关注。”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安乐镇谢坊村多肉种植基地的大棚内,主播们正在直播平台向网友推介着各种多肉。

  安乐镇副镇长吴元昊向记者介绍,谢坊村传统种植业主要以烟叶、水稻为主,为突破产业发展瓶颈,2020年以来,当地引进了企业投资500万元种植多肉。当前母棚培育品种160余种,子棚可销售品种200余种,建成全省单体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多肉基地。

  在谢坊村多肉种植基地,各种造型、颜色各异的多肉琳琅满目。基地的主人林武云正向游客介绍着自己的产品。林武云今年54岁,此前从事园林绿化工作。2020年,看到直播行业的兴起和感受到多肉用户群体的年轻化,林武云在当地政府的邀请下,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始多肉种植和销售。

  “多肉这类产品对生产和网络销售的配合度要求比较高,流量高了货也要跟得上。”林武云说,目前基地有50多人,都是本地村民。其中有6人负责直播,月工资6000元左右。

  随着直播流量的提升,林武云的产品受欢迎度也一路看涨,目前每天销售额超万元。“最远的有马来西亚的客人找我们订购。”林武云说,现在自己在另一个乡镇的多肉种植基地也已投产,准备再招些主播上岗。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多 肉产业,今年以来,谢坊村以多肉基地为依托,利用废弃的小学校园旧址,打造了集田园观光、休闲旅游、研学科普等为一体的“乐野小镇”,融入了多肉市集、多肉茶室、竹木工坊、自然学堂、乐购直播间等元素。自营业以来,乐野小镇已接待研学、团建、主题党日活动等游客600余批次,营收230余万元,初步实现了农旅融合。(完)

  郑璇还曾用手语诵唐诗、说汉字、读论语,“手语是非常灵活的。”比如,用头朝下栽倒,那比喻了挫折、碰壁、失败;用拳头敲胳膊借代了疲劳,锤击脑门则借代了困难。

  《报告》指出,我国长江流域六省市2022年7至8月发生较严重的气象旱情,但农业旱情并不严重,截至8月中旬,当地农业旱情发生区域明显小于气象干旱发生范围,反映出灌溉和梯田等抗旱措施减轻了气象干旱造成的不利影响。统计显示,与气象干旱发生面积相比,抗旱措施使得江西农业干旱发生面积减少70%,湖北和湖南减少60%~70%,安徽减少50%。

  北京一位聋人说,2021年,他曾在北京残联的组织下,作为聋人代表,参与手语传译员的考核,从手形、动作、神态、翻译技巧多角度打分,考核的标准就是“聋人观众能看得明白,看得不累”。

  推动多元应用

  <strong>推动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场漫步)</strong>

  王永良、王先进、王怀民、王金龙、邓铭江、吕国范、朱日祥、乔杰(女)、孙珅、李星、李仲平、李志强、杨长风、肖文交、肖龙旭、邱志明、闵宜仁、张凤(女)、张旭(科技部)、张杰、张永强、张克俭、张阿漫、陆建华、尚勇、明炬、赵小津、胡金波、俞飚、施一公、徐平、徐延豪、徐建国、黄卫、曹阿民、景亚萍(女)、程建军、曾毅、谢素原、廖湘科、樊杰、樊邦奎、魏悦广

张嘉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