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西岛生态艺术节启幕 多元形式传递绿色发展理念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05 22:39:54

  中新网三亚6月5日电 (记者 胡默达)6月5日,2024西岛生态艺术节暨世界环境日系列环保主题展在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启幕。本届艺术节以“让西岛更美,迎海龟回家”为主题,通过“生态+艺术+公益”等多元活动形式,推动当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理念。

  艺术节开幕现场,《那岛、那人、那事》《珊瑚海龟》等6场环保主题展、《回归计划》艺术展和公益微电影《飞翔的海龟》发布会等活动陆续启动;三亚短肢领航鲸的救助志愿者现身讲述救援故事;还有百余名岛上居民、游客和艺术家参与世界环境日净滩净海志愿服务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艺术节注重“以文促产”,借助微电影、歌曲、文创作品等载体,将艺术节IP与文化产业发展结合,以期提升西岛生态旅游品质。天涯区文旅局负责人表示,艺术节旨在通过艺术的力量传播环保理念,推动西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生态+艺术+公益”的发展新路子。

  西岛,全称西瑁州岛,位于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市以西8海里的西南海面上,是重要的南海前哨,如今也是三亚知名的生态旅游景区。2017年,西岛正式启动“美丽渔村”建设。岛上先后成立了绿色生态可持续服务中心,推行“爱岛卡”和“工分卡”创新模式,鼓励村民参与环保行动,并通过回收岛上废弃物进行文创研发,将西岛文创馆转型为生态宣传中心,提升岛上居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

  西岛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王政授告诉中新网记者,海岛本身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伴随西岛的旅游开发,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为生态环境带来一些挑战。他认为,为了保证经济更好发展,必须要保护环境。艺术节的启动将提高岛上居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在吸引更多的游客上岛参观的同时,更好地提醒游客将废物带出岛,并进行循环利用,减少岛上的环保压力。

  近年来,随着西岛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文旅服务的提质升级,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西岛,带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今,西岛已成为三亚推进“生态岛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为继续做强旅游产业,岛上的生态建设正在进入新的阶段,“零碳岛”规划呼之欲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管理中心首席科学家阳平坚在艺术节现场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所谓“零碳岛”,是指利用自然生态系统或人为技术的吸收,使西岛上人类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或其他温室气体达到一个均衡状态。他指出,更多地使用低碳甚至无碳的能源,比如在岛上建设光伏、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项目,以及通过对岛上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利用森林去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都可实现“零碳岛”的建设,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

  据悉,本次艺术节由西岛社区公益基金主办,海南省慈善总会等协办,将持续到10月8日结束。在为期4个月的活动期间,西岛全域将化作一个艺术创作舞台,为全球具有生态 意识的艺术家提供参展、创作的合作平台,借助艺术家的敏感视角,挖掘和发现西岛的生态美和人文美,持续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物多样性、海洋健康,以及倡导人居环境、倡议生态可持续化发展等绿色理念。(完)

  生育率下降已经成为世界人口发展的共同趋势,长期的低生育水平会造成人口规模的负增长和人口结构的老龄化,给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的到来,使如何应对低生育率问题被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为了提升生育率,各地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政策探索,但效果并不如意。那么,应对低生育率,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我认为:

  车卖得更多了,但盈利空间更小了。上述车企在谈及原因时,表示一方面是受到过去一年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另一方面是产品迭代、研发等费用影响。

  第三,要抓住政策重点。中国目前的政策重点应是降低育儿成本和缓解工作—家庭矛盾。育儿成本主要体现在教育成本和住房成本上,要加强对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的监测,重点治理突出问题。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规范教育培训市场。通过面向育儿家庭提供住房补贴、购房优惠、保障住房等措施降低育儿的住房成本。加快0~3岁社会托育服务体系的建设速度,除了建设传统的公办、民办托育机构以外,应鼓励多种形式托育服务的发展,包括发展企业托育服务、兴建家庭托育点、支持隔代托育照料、实现幼儿园向下延伸等,目标是要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安全、便利、普惠的托育服务体系。进行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建立覆盖孕期、育儿期在内的亲职假制度,设计合理的假期成本分摊机制,让假期能落到实处,缓解年轻人特别是女性的工作—育儿矛盾。

  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表示,要认真学习天津港产城融合发展宝贵经验,大力推动港口转型升级,积极推进通关便利化,加快建设临港产业强省,构建向海图强、向海发展新格局。

  另外,央行分支机构在行政层级上与省级地方政府的架构相匹配,也可以<strong>较好解决层级不对称带来的沟通成本高等问题</strong>。央行县级支行职能已从全面负责县域金融业务职责转变为经理国库、管理现钞流通等有限职能。不再保留央行县(市)支行,也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央行在宏观经济中的独特作用。

  本周,3月20日至23日,江苏省党政代表团赴上海、浙江、安徽学习考察,河北省党政代表团到天津考察;23日,贵州启程赴广东、广西,开始为期五天的学习考察……

李雅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