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基金:重点关注国内基本面 港股央企红利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19 10:32:56

  行情回顾及主要观点:

  过去一周(6月10日-6月14日)港股宽基类指数均呈下跌态势,其中恒生指数下跌1.95%,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52%。上周港股红利类指数也随宽基下跌,恒生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下跌2.52%。行业方面,上周恒生一级行业全线下跌,必需性消费和原材料业跌超4%,资讯科技业与医疗保健业跌幅较小。

  资金流向方面,近30个交易日有28天南向资金为净买入,近一周净买入248亿元。行业上看,资金上周仍较为青睐的能源、金融等高股息板块,分别净流入43亿元、42亿元。

  美国5月CPI与核心CPI全面逊于预期,降息预期再度升温,利好港股资金面。5月CPI环比0.01%,低于预期的0.1%和前值的0.3%,同比回落至3.3%;核心CPI环比升0.16%,低于预期的0.3%和前值的0.3%,为2021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同比回落至3.4%。分项来看,超级核心通胀为驱动核心CPI回落最主因。其中,机票价格和汽车保险价格回落为主要拖累,环比分别下行3.6%和0.1%。美CPI和核心CPI环比均大幅低于市场预期或推动降息预期升温、推动美债利率下行。不过,日央行货币政策较鸽或使美元指数短期仍有一定韧性。后续关注美联储政策指引,观测8月杰克逊霍尔会议/7月FOMC会议上美联储是否会释放更多降息信息。中长期来看,美国进入降息周期或为趋势,有利于提升中国资产的吸引力。

  5月金融数据靴子落地,港股市场或将再度关注国内基本面。新增人民币贷款9500亿,同比少增4100亿,信贷投放主要依赖票据冲量,居民和企业贷款同比减少。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0692亿,同比多增5132亿,政府债券发行明显加快,对社会融资形成明显支撑。M1和M2同比增速下滑,或为此前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影响的持续显现。展望后市,国内政策效力仍需观察,国内基本面或为港股未来走势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港股后市短期内仍不明朗的情形下,高股息、低估值的港股央企红利资产或为震荡市中较为理想的配置方向。

  恒生港股通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近三年累计收益34.21%,相对恒生全收益指数超额收益65.06%;年初至今收益16.55%,超额收益9.23%。当前指数PE为5.69,股息率达7.13%,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4/6/14)。

  港股宽基上周行情表现

  数据来源:Wind,恒生指数,华安基金,截至2024/6/14

  注:上述指数均采用全收益指数

  风险提示:

  以上仅为标的指数当前成份股分布的客观介绍,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投资收益的保证。指数公司后续可能对指数 编制方案进行调整,指数成份股的构成和权重可能会动态变化,请关注部分指数成份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本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属于较高风险、较高预期收益的基金品种,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联接基金主要通过投资目标ETF紧密跟踪标的指数的表现。本基金预期收益与风险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具有与标的指数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产品收益存在波动风险,投资需谨慎,详情请认真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

责任编辑:江钰涵

  贾某收到某信息科技公司打来的推销电话,对方不仅能清楚地叫出其姓名,而且还问他是否有贷款需要。贾某从未向该公司留过个人信息,对方称是通过一家网络平台的推广链接得知,链接中需要输入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其后,贾某举报了该信息科技公司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对该公司作出责令改正并处以警告的行政处罚。因认为该公司在未获得自己同意的情况下,以牟利为目的将获取的手机号等个人信息用于电话推销,侵害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权和生活安宁权,贾某诉至法院。法院最终判决某信息科技公司向贾某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500元。

  一批又一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来到澜沧县帮扶指导,最多的一次有31名院士同时到来,让这个直接由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地区”发展成为“云南省科技扶贫示范县”。

  <strong>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strong>

  另外,一批百亿级抽水蓄能项目相继落地。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11月和12月,就有18个抽水蓄能项目开工建设,部分项目投资金额在百亿元级别。

  从投资角度来看,多家百亿级私募在2023年重点看好的投资方向上,普遍对于疫后复苏相关领域有较为一致的乐观预期。

  从募集资金用途来看,近年来券商融资多为满足重资产业务的资本金需求,两融等资本中介、证券及衍生品交易业务、增资子公司、补充运营资金等是最主要的募集资金投向。

陈韦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