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起 “大河三角洲计划”跻身“海洋十年”行动方案之列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17 03:43:54

  “海洋十年”委员会高级项目专家艾莉森·克劳森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大河三角洲计划”是联合国“海洋十年”倡议的一个典范,是一个真正跨越了科学、政策和社会层面的跨学科行动计划。“大河三角洲计划”的科学家们以解决大河三角洲面临的众多紧迫挑战为目标开展工作,向世界展示中国 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的贡献和取得的

  据悉,“大河三角洲计划”旨在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三角洲,通过多学科、多部门协作,更好地保护大河三角洲地区的人类生存环境,重构三角洲地区的未来发展蓝图。

  正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大河三角洲国际会议,以“大河三角洲——寻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主题,17个国家(地区)的20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议全球20余个河口三角洲的研究成果,为三角洲地区的未来发展蓝图建言献策。未来地球海岸国际计划副主席迈克·埃利奥特教授在视频致辞中指出,全世界的大河三角洲正面临着持续不断的压力和气候变化、城市发展等带来的多重挑战。因此,跨越经济、生态、技术、文化和政治等多个领域的全球协作至关紧要。

  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丛柏林副研究员表示,中国始终秉持海洋保护和开发并重,自然资源部代表中国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事务,愿为中国“海洋十年”实施伙伴搭建合作平台。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陈群表示,希望能够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搭建更多交流合作的平台,更好地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助力上海乃至更多的大河三角洲城市解决好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会议期间,“大河三角洲计划”最新学术成果《世界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报告》(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来自13个国家的74名研究人员参与,历时两年撰写了这份报告。据悉,报告重点关注全球16个具有代表性的大河三角洲,涵盖了热带至极地不同气候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动力地貌特征的三角洲。报告针对每个三角洲面临问题、管理措施和未来路径展望等5个部分进行了详细解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全球三角洲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和管理挑战进行总结。

  报告指出,要充分重视三角洲自身的特点。鉴于许多大河是跨境河流,加以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和全球贸易的影响,三角洲存在区际联系,其问题解决要超越单个三角洲,亟须加强区域乃至全球的合作。

  举例来说,前50回采用了多个不同的人物传记,在金圣叹看来,施耐庵采用了“鸾胶续弦”的手法。从“鲁智深玩禅杖遇到林冲”到“林冲纳投名状遇到杨志”“杨志押运生辰纲被晁盖截胡”就是这样的手法;

  2022年11月,南宁楼市也曾因“买房享受免费乘坐10年地铁”活动引发关注。红星资本局发现,花式上热搜背后,是南宁楼市面临的压力。

  至此,2023年已有6名中管干部接受审查调查,此前3人为山东省青岛市政协原主席汲斌昌,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泽华,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雪峰。

  曾晓芃有深厚的专业背景。据北京市疾控中心公布的简历,曾晓芃为博士、主任技师。曾参与奥运会等重大公共卫生保障,兼任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健康北京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十余项职务。

  2021年12月29日,《“十四五”时期健康北京建设规划》发布,根据规划,北京将构建新型传染病防治体系,按照中央疾控体系改革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成立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局。

  《韩民族日报》在评论中指出,所谓“核共享”,共享的绝不是核武器所有或使用权,而是“核武器带来的政治负担和作战危险”。北约带来的“核诱饵”对追求外部环境安全稳定的韩国而言,绝对“是毒药而非良方”。

许其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