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绝“传新声” 香港青年音乐人复刻百年粤韵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21 18:39:47

  中新社成都6月21日电 题:弦歌不绝“传新声”  香港青年音乐人复刻百年粤韵

  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

  “有华人处皆有粤乐,但很少有人知道,粤乐在一百多年前就已受到江南丝竹与西方文化的影响,中西兼容、海纳百川、多姿多彩。”香港乐团“竹韵小集”青年胡琴演奏家董芷菁21日上午在成都表示,“弦歌不绝——百年粤韵复刻计划”是香港学院派的青年音乐人“洗去学院味”、活化传承经典粤乐、创新谱写粤乐新章所交出的“答题卷”。

  当日上午,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成都经济贸易办事处支持的“弦歌不绝——百年粤韵复刻计划讲座音乐会”在四川音乐学院举行。作为该音乐会策划人,正在香港大学攻读音乐学博士的董芷菁以粤乐名家丘鹤俦编撰的香港首本粤乐教本《弦歌必读》(1916)为蓝本,重新整理并复刻早期的粤乐演奏形式,和“竹韵小集”的青年音乐人共同将二十世纪粤乐的嬗变呈现于舞台之上。

  音乐会以学院派十足的《连环扣》演奏开场。“我在香港演艺学院学习时,老师形容这种演奏手法是现代所理解的‘正宗’粤乐,包括丰富的加花,炫技的快弓,符合现今舞台需求。可是在学院派出现前,民间粤乐究竟是何模样?”董芷菁笑着向台下抛出问题。

  锣鼓声响、唢呐嘹亮、二弦高亢、月琴清脆、提琴悠扬……广东八音与西洋乐器的碰撞给出答案。硬弓组合《百花亭闹酒》声音洪亮,是因为早期粤乐大多在户外戏棚演出,粤乐宗师吕文成根据江南二胡改革制出高音二胡;1930年左右,粤乐已大量融入西方乐器,故《孔雀开屏》中除了粤化小提琴,还兼收了夏威夷吉他与爵士鼓。

  董芷菁小心翼翼地从密封袋中取出《弦歌必读》增刻本向内地乐迷展示。她介绍,粤乐虽然历史悠久,却不是一门守旧的音乐,而是不断传承发展的鲜活艺术。为了更好复刻百年粤韵,香港青年音乐人除了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跟随粤乐老艺人学习,还在全球搜集了大量粤乐黑胶唱片。

  “早期黑胶唱片的录音条件非常有限,有些乐器听不清楚,需要我们利用软件或经验去分辨,如果实在无法辨认,就只能通过前文后理填充音符,这是一个较大的困难。”董芷菁介绍,上世纪上海的爵士乐队影响了广东音乐名家,广东音乐名家吸收了西洋音乐后,创作了“跳舞音乐”风格的粤乐,这些粤乐被大量黑胶唱片记录,并在“弦歌不绝——百年粤韵复刻计划”中得到复刻。

  除了研习岭南传统乐种,“竹韵小集”乐团还致力发展原创中乐。董芷菁介绍,近年来团队创作的《兰桂腾芳》便融合了香港兰桂坊的爵士乐,用传统乐器软弓五架头演奏西洋风格的音乐。

  截至目前,“竹韵小集”已举行音乐会600余场,足迹遍及亚洲、北美洲及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成都举办“弦歌 不绝——百年粤韵复刻计划讲座音乐会”后,“竹韵小集”还将前往西安,为当地乐迷带来粤乐盛宴。

  “中华民乐是最能代表中国各个地区特色的文化瑰宝之一,提到四川会想到四川扬琴,提到西安会想到西安鼓乐。”董芷菁说,“竹韵小集”在内地巡演的目的之一就是和更多民乐专家交流,听取业内专家教授的建议,兼收并蓄,共同让各地民乐百花齐放、弦歌不绝。(完)

  环境资源界别共19名委员,“老委员”不乏其人,但多数为“新委员”,包括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添、北京市水务局局长潘安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室主任闵庆文等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智囊”。

  履职期间,吴志斌积极参与安徽省脱贫攻坚,设立的“吴国修端仁教育基金”五年来资助了二百多名贫困中学生升读大学,扶贫助学与扶贫消费总额逾百万元。

  春运前,该工区副工长姚煜协同段技术科清查沿线系统备品情况,清查备品种类多达125项,往常只能利用现场天窗作业时间试验,如今利用在仿真试验机柜进行上电试验,有效保障了备品的应急需求。

  在依法惩治职务犯罪方面,五年来,安徽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犯罪案件3320件4209人。审结李贻煌、王学银、许刚等原中管、省管干部职务犯罪案件104件。审结行贿犯罪案件439件,斩断围猎腐蚀、权钱交易利益链。加大赃款赃物执行追缴力度,依法对外逃腐败分子、已死亡职务犯罪被告人启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不让任何人因贪腐获利。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宁德1月14日电 (吴允杰)临近春节,位于福建省宁德市三都澳海域的中国移动三都营业厅里,数个大屏电视与投影设备悬挂,播放着网络电视;营业厅负责人陈巧玲忙着为准备回家过年的渔民们联系安装渔排5G+AI智慧监控。

  对此,焦雅辉表示,2022年12月8日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疫情防控重点从“防感染”转变为“保健康、防重症”,紧紧围绕医疗救治,特别是重症患者医疗救治这一工作重点,全力以赴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充分发挥过去三年积累的医疗救治成功经验和有效措施,坚持早干预、早治疗,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新冠病毒感染和基础疾病治疗并重,千方百计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为科学分析研判疫情影响,我们要求医疗机构一方面集中精力实施患者救治,同时,科学、实事求是做好死亡病历资料的整理、收集、分析和上报。为了提高医疗机构报告效率,我们组织开发了医疗机构死亡病例信息报告平台,于2022年12月31日投入使用。医疗机构自2022年12月31日起,每日报告前一日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情况,没有死亡病例的实行零报告。另外,我们要求医疗机构将2022年12月8日至12月29日期间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进行了统一收集、汇总和上报。由于数据信息量比较大,为了更加科学、客观、实事求是地反映我国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情况,本着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我们组织专家对死亡病例进行了系统分析,因此耗时比较长。

林丽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