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索绿色未来!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正式建成投产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6-19 18:40:12

  记者从国家原子能机构获悉,6月19日,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项目在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田湾核电基地正式建成投产。这标志我国核能综合利用从单一发电、满足城市居民供暖后,拓展进入到工业供汽领域。

  “和气一号”项目作为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项目”,具有“绿色安全、稳定高效”的特点。项目采用田湾核电3、4号机组中驱动汽轮机系统做功发电的二回路蒸汽为热源,采用核电厂一回路、二回路与蒸汽回路多重隔离设计,在物理隔绝的情况下制备工业蒸汽,再通过多级换热将蒸汽通过工业用气管网输送到石化产业基地,替代传统煤炭消耗解决石化企业热源和动力源问题。

  项目建成后,每年有480万吨的零碳清洁蒸汽将源源不断地从田湾核电基地输送到连云港石化基地,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烧标准煤40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二氧化硫184吨、氮氧化物263吨,相当于新增植树造林面积2900公顷,为石化基地每年节省碳排放指标70多万吨。这不仅开辟了核能助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的新途径,也为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核能除在供热、供 暖、供汽等领域应用外,还可在同位素生产、制氢、海水淡化等诸多领域广泛利用。目前,我国核能综合利用正呈现出多样化发展局面。此外,核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环保、安保等领域,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总台央视记者 付雪松 崔霞 毛俊 文为明 吴天白)

  行至中堂,一副对联格外醒目,上书“追源报本,祖恩莫忘”。据介绍,蔡家森15岁下南洋闯荡,几经奋斗在当地开创家业。但他始终不忘故土,多次回乡兴办学堂。时至今日,其创立的学堂旧址仍保存完好。

  对照当年和如今,陆天明很感慨,他认为,自己当年拿出的第一部反腐剧《苍天在上》并非简单的“反腐”二字,到了《狂飙》,就更加不是“反腐”和“扫黑”那样简单,他敬佩如今的同行又向前走了一步,写出了一群中国人在当代生活的奋斗中,挣扎沉浮的命运过程,所以才能感动观众,也感动了他这个老牌编剧,因为这个故事“在替我们描述当代的中国”。

  “从事电子商务,是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之初开始的。”高祥从簸箕里拈起一片牦牛肉干,打开了话匣子。2017年夏天,他返乡创办牦牛肉火锅餐厅,店址位于九寨沟景区入口附近,暑期旅游旺季到来前正式开张,单日营业额旋即突破5000元。就在经营渐入正轨之时,地震突如其来。

  新学期,在浙江杭州,一所小学引进了一位新老师——“AI减压星球”。

  昆明国际花拍中心的鲜切花价格指数显示,今年的价格指数最高点位已突破598点,超过了2020年1月的440点。“不论是从货量还是价格,我们都可以看出市场整体行情已有明显恢复。”李茜说。

  <strong>一个资源枯竭的百年矿区走上转型路</strong>

黄怡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