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小细胞肺癌进入免疫治疗时代 老年患者更需多学科会诊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17 04:23:24

  中新网上海6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 )肺癌是呼吸系统疾病中最为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民众的生命健康。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闵行梅陇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胡洁14日接受采访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小细胞肺癌已进入免疫治疗时代。对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已经可以突破一年大关。对于局限期的小细胞肺癌,尽管临床还没有广泛应用,但也有新的研究表明,在放化疗之后,给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L1抑制剂的持续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生存。”

  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其中,小细胞肺癌侵袭性较强、肿瘤进展速度快、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胡洁说,与非小细胞肺癌相比,小细胞肺癌容易发生转移,治疗难度大,以往有效治疗手段相对有限。

  胡洁直言:“尽管免疫治疗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多数患者,特别是老年群体,仍对癌症感到恐惧和焦虑。加之老年患者肺癌的合并症较多,标准治疗模式的应用变得复杂且受限。因此,需要集合心理学、药学等领域专家,对患者进行深度且细致的多学科会诊,以确保患者在整个治疗周期的各关键节点能够得到全面、贴心的治疗与关怀。”

  据了解,随着肺癌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整体生存周期得到了显著延长。但由于患者间临床特征和需求存在显著差异,越来越多的专家强调对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多学科诊疗和全病程管理的重要性,即:对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实施全程管理。

  辛绍斌已经忘了,这是他这个月来连续第几天守在岗位上。辛绍斌和同事们说,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患者病情早日平稳。

  剧中的“游戏设计师”胡玲珑和“编剧”雨燕,都是“造梦师”的职业身份,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和技能,营造着或虚幻迷离、或引人思考的梦境故事,并最终在自己营造的梦境里收获启迪和蜕变成长的力量。该剧借助了剧中角色的“职业身份”,提炼出“造梦师”的概念,既有对剧中角色和故事情节的概括点题,又有对现实中“文艺工作者”或更广大“心怀梦想”、“心有坚持”的人们的呼应深意。

  2022年是党和国家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请看这张沉甸甸的成绩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20万亿元”“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

  为持续巩固专项监督成果,做实“后半篇文章”,省纪委监委督促省直有关部门对照黑土地保护法、黑土耕地保护条例等,健全耕地总量控制、质量监测、污染防治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补齐制度短板、堵塞监管漏洞。

  二是海上搜救的奖励、补偿及优待制度全面完备。《条例》规定对参加海上搜救受到财产损失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补偿,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及优待,还明确了参加搜救人员伤亡待遇、购买商业保险等事项,从而解决社会力量参与海上搜救的“后顾之忧”。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

郑伟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