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发国债首批预算下达 2379亿元聚焦支持灾后重建等三大领域

来源: 中青网
2024-06-25 09:21:05

开特斯拉返乡堵到没电,新能源车充电焦虑需加速化解久操伊人,

  中央财政在今年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根据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工作机制确定的第一批项目清单,财政部日前已下达第一批国债资金预算2379亿元,聚焦支持灾后恢复重建、高标准农 田等领域建设。

  保障项目建设

  首批国债资金预算中,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补助资金1075亿元、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1254亿元、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补助资金(气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50亿元。

  为减轻地方配套压力,此次增发国债一次性提高了对地方的补助比例或补助标准,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受灾地区的倾斜支持力度。

  “增发国债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仅能够有效保障民生,还能进一步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促进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表示。

  聚焦三大领域

  对于增发国债的资金投向,中央明确了用于灾后恢复重建、骨干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等8个方向。按照安排,第一批资金将用于三方面领域建设。

  首先,下达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领域国债资金预算1075亿元,支持京津冀等12个省市的1508个项目。其中,重点支持《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规划》明确的建设项目。“具体包括学校、医院等教育和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灾后恢复重建。同时,通过支持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等工程,帮助相关地区更好应对极端天气,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王建凡说。

  其次,安排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预算1254亿元,支持全国1336个县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以及修复灾毁农田共5400万亩。财政部农业农村司副司长魏高明表示:“我们将提高建设质量,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确保建一块、成一块,真正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

  最后,下达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补助资金(气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预算50亿元,支持全国30个省份的45个气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气象监测能力、气象预报预警服务能力以及人工影响天气能力。

  规范资金使用

  如何提高国债资金分配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备受社会关注。

  财政部已于近日制定有关管理办法,从国债资金用途、资金分配和预算下达、资金使用管理、绩效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地方财政部门管好用好国债资金,切实提高国债资金使用效益。

  “对挤占挪用国债项目资金等问题,按有关规定严肃追责。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加强多方联合监管,加强项目开工建设、资金使用等监督检查,推动项目顺利建设实施,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吉富星说。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