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放流珍稀特有鱼类 50多万尾鱼“安家”长江

来源: 上游新闻
2024-06-18 12:40:39

  中新网重庆6月17日电 (梁钦卿)为恢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资源,50余万尾鱼17日在重庆市江津区米邦沱码头被放归长江,此次增殖放流的鱼类包括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胭脂鱼、岩原鲤,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厚颌鲂以及名优鱼类中华倒刺鲃4种。

  当天, 由重庆市林业局、江津区人民政府主办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2024年增殖放流活动”在江津区米邦沱码头举行

  本次增殖放流采用切鳍标记、体外标志、内藏可视标志、化学标志等标记方法,按照珍稀、特有种5%,名优种1%的标记率对放流的1.7万余尾苗种进行标记。此外,活动邀请了5位专家对苗种标记、抽样、测量、称重、装车、放流等整个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和验收。

  西南大学渔业资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姚维志表示,在长江十年禁渔的背景下,恢复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十分重要,增殖放流工作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当前,增殖放流的主要目标就是恢复种群,对长江里衰退比较明显的物种进行补充。

  他还介绍,现在放流的种类和数量也更加科学合理。重庆每年都要根据上一个年度水生生物资源的监测情况,来制定下一年的增殖放流规划。“我们现阶段能够放哪些鱼类,每种鱼放多少数量,都是在调查的基础上科学确定的,而且这个规划每年都要进行修订。”

  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共开展增殖放流活动30余次,放流鱼类14种共1000余万尾,其中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等珍稀特有鱼类400余万尾,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重庆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王维表示,本次放流有助于珍稀特有鱼类种群数量的恢复、群落结构的改善以及水生生态的修复,同时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完)

  此外,我国将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开展嫦娥七号、天问二号等型号研制工作。其中,嫦娥七号准备在月球南极着陆,主要任务是开展飞跃探测,然后主要目标是在月球“找水”。根据规划,嫦娥七号着陆月球以后,将飞跃到月球南极的阴影坑里现场勘查。

  随着GE医疗不断深耕在华业务,该企业未来将充分发挥全球资源与国产创新的协同优势,深度提升国产医疗设备研发和先进制造能力,同时进一步扩大在华投入。

  以筹办、举办北京冬奥会为契机,中国冰雪运动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南展西扩东进”呈现欣欣向荣态势。女子冰壶队教练员、北京体育大学教师于作军深有感触:“近年来,北京体育大学从发展夏季项目为主到冬夏项目并举,在多项全国冰雪赛事中创造了佳绩,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冰雪运动人才。”

  从审批“瘦身”到“无感”审批,重大项目建设“先建后验、直接落地”,推行助企纾困政策“一键申报”……各地加快创新改革举措,推广改革试点经验,为更多企业发展清除路障的同时,进一步厚植发展土壤,推动更多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2023年,导致世界经济放缓的因素并未消失,一些挑战可能激化,为全球经济复苏“添堵”:

  “多批次、多方向‘敌’机来袭!”雷达屏幕上“敌”情突现,正当雷达技师魏红建操纵设备紧跟目标时,“敌”机突然施放电磁干扰。

林乃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