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在首尔举办

来源: 杭州网
2024-06-19 04:22:12

  中新网首尔6月18日电(记者 刘旭)2024年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18日在韩国首尔举行。本届论坛由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主办,主题为“合作机制化,交流扩大化:打造更具前景的未来”,吸引了300多名各界代表现场参加、数百名人士线上参与。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日本外务大臣上川阳子,韩国外交部长官赵兑烈就论坛开幕致贺信,重申将加强合作,共同落实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共识。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日本驻韩国大使水岛光一、韩国外交部第二次官姜仁仙出席并致贺辞,中国外交学院院长王帆、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北冈伸一、韩国东亚财团理事长金星焕分别发表主旨演讲。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在开幕致辞中回顾了中日韩合作发展历程,强调三国在共同应对复杂局势与全球性问题过程中不断化挑战为机遇,推动中日韩合作成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放眼未来,中日韩合作将继续坚持开放包容、相互尊重、和谐共生理念,在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精神指导下推进更多务实合作,提升三国及地区民众收获感。

  邢海明表示,今年是中日韩合作启动25周年。在三国政府、各界和人民的浇灌下,三国合作长成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硕果。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不论国际地区形势如何变化,中日韩毗邻而居的基本事实不会改变,文化相通的人文纽带不会改变,经济深度融合的互惠基础不会改变,追求和平发展的共同心愿不会改变。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中日韩合作的道路会越走越宽,步伐会越来越稳。

  本届论坛设两场分论坛。分论坛一主题为“继往开来:展望共同未来”,三国政治家、外交官及专家学者结合近期第九次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成果,探讨了在地缘政治安全担忧加剧背景下重振三国合作的路径。欧盟高级外交官从欧洲一体化经验出发,就中日韩合作未来方向提出建议。分论坛二主题为“数字化转型:探讨相互认知度提升之道”,三国数字经济专家、自媒体博主、人工智能领军人物及联合国官员重点探讨了包括社交媒体在内的新媒体如何塑造和影响公众认知,并就如何促进包容性数字化转型提出方案。

  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是中日韩合作秘书处年度旗舰活动,旨在为三国政府、学术、企业、媒体等各界对话提供平台,深入讨论三国间的政治关系、经济合作和社会文化交流议题。(完)

  “我们相信,企业CEO访华时会为中国感到兴奋。中国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大市场,当他们参观后,就有可能进行投资。这是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中国美国商会总裁何迈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有14亿多人,约占世界人口近1/5。如何把这么多人的意愿表达好、凝聚好以及落到实处?中国找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把金钥匙。”

  黄奇帆进一步表示,这三者叠加在一起将产生三方面的红利。一是“规模经济”的成本摊薄效应。能够大幅摊薄成本,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引力场”效应。超大规模市场意味着供给和需求互促共生现象将会十分显著,需求端在不断更新升级,吸引“供给”;供给端也将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创新产品。三是“大海效应”。在面临外部冲击时,超大规模市场可以让本国经济具有更大的内循环余地,具有更强的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事实上,自尹锡悦政府于去年5月上台以来,在外交、军事等各领域与美国的关系日益紧密。不仅积极推动“萨德”系统在韩部署、还加入美国主导的“芯片四方联盟”等等,破坏来之不易的中韩关系良好局面。此外,在美方撮合下,还与日本实现了“历史和解”。

  一次有做工程的老板到家里给高燕文送钱物,正好高燕文外出不在家,赵映竹便顺其自然地代为收下,高燕文知道后也不管不问。就是在这样的彼此纵容默许下,高燕文和赵映竹才一步一步跌入了犯罪的深渊。

  “中国有14亿多人,约占世界人口近1/5。如何把这么多人的意愿表达好、凝聚好以及落到实处?中国找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把金钥匙。”

张明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