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搭建中医药文化交流平台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09 09:35:42

  中新网贵阳6月7日电 (王秋旭)6月7日,贵州中医药大学举行“2024中-俄国际中医针灸教育+文旅”项目结业典礼,17名来自俄罗斯的学员结束了为期近一个月的学习交流。

  近年来,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医药文化成为“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之一。贵州中医药大学联合贵州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实施“针艾黔行”品牌项目,旨在搭建与各国开展传统医药互鉴交流的桥梁,积极推动贵州与国外地方政府、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等在传统医药人才培训、文化交流、医疗合作、传统医药国际贸易等方面实现互利共赢。

  “2024中-俄国际中医针灸教育+文旅”项目,就是“针艾黔行”品牌项目活动之一。

  17名来自俄罗斯的学员从5月12日开始至6月7日,在近一个月的学习中,系统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针灸、推拿等中医技法的实际操作。

  “在贵州学习期间,学到了很多中医知识,回国后会将所学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来自莫斯科的针灸讲师叶莲娜·茨维特科娃说。她曾患三叉神经痛,通过中医治疗后病情好转,也因此爱上了中医,并进入俄罗斯国际东方医学学校学习针灸。“中医的治疗方式很独特也很有效,可以治好很多疾病,我治疗过的病人们也很喜欢中医。”

  “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式各有不同,西医侧重于药物和手术,中医更着重于内在的改善,偏 重于对身体整体统一调理。”学员维克多利亚说。在俄罗斯从事美容业的她,希望通过中医的方式,让她的客户保持年轻和健康。

  “中医在俄罗斯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俄罗斯人已经开始接受中医治疗,这也让在俄罗斯从事中医行业的中国医生对弘扬中医药文化更有信心。”俄罗斯传统东方医学专家学会会长黄国荣说道。

  毕业于中国中医药大学的黄国荣,2017年开办了俄罗斯第一家中医培训学校——俄罗斯国际东方医学学校,至今已培训学员约7000名。当他了解到贵州推出的“针艾黔行”项目后,便与贵州中医药大学联系参与这个项目。双方很快达成合作协议。俄方通过层层筛选,遴选了一批有多年针灸实践经验、对中医药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中医从业者参与活动。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杨硕作为本次教学讲师,负责“经络诊察”教学。他说,“2024中-俄国际中医针灸教育+文旅”项目不仅有助于促进中俄两国在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有助于传播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完)

  顺义区水务局一名正在巡河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入冬以来,顺义区水务局一直重视河道安全,有工作人员驾车不间断巡视河道,在重点河段也安排人员值守,遇到上冰、钓鱼的人及时劝阻。该工作人员介绍,从农历正月初四开始,到河边公园、便道游玩的市民增多,顺义区水务局也加大了巡河力度,安排更多人全天值守。“这些地方水深十几米,不管冰有多厚,大家的安全都不能保证,我们只能苦口婆心地求着大家离开。”

  部分公园将在动态调整情况下继续开展冰雪活动

  在鄱阳县水产养殖的千亩蟹塘里,工人们正抢抓节气,对蟹苗进行公母分类后,再分塘投放。

<strong>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建设迎来重大进展</strong>

  既然商已经从古史走进现实,对《史记·殷本纪》的肯定,必然引发出《史记·夏本纪》也为信史的认识。由此,二十世纪50年代考古界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课题,人们开始以殷墟为出发点向上追溯。1950年,商代早中期的都城遗址郑州商城被发现。1959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就此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殷墟成为后来“寻夏”之路的基石。

  北流市以行政村高清航拍作为工作底图,划定“三区三线”,让群众明白哪些区域和红线不能碰,哪些区域界线可以建;将规划浓缩呈现在一张图纸上,聘请设计团队对群众积极性高的行政村进行统一设计建设,发展村庄多样性,做到“一村一品”,避免“千村一面”。

甘铁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