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畅水清:吉林做优“水文章”让环境变美看得见

来源: 悦文天下
2024-06-06 00:42:27

  中新网延边6月4日电 (谭伟旗)清澈的河水、嬉戏追逐的飞鸟、随风摆动的垂柳……6月初的吉林省汪清县气候舒适宜人,不时有民众在汪清河边悠闲散步,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汪清县地处长白山麓,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北部,水资源丰富。世界环境日前夕,记者在汪清县采访获悉,当地统筹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有效推动了县域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发展。

  汪清河是汪清县的母亲河,自东向西穿城而过汇入嘎呀河,最后流入图们江。早些年,汪清河曾一度因受到污染而“失色”,经过多年综合治理,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近些年,我们抓严污染源监管、抓实全域清理,多措并举、乘势而上,做优做好‘水文章’,全力推动县域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汪清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辉介绍,当地瞄准基础管网、处理能力、防护治理等关键环节,重点实施了三大水环境治理工程。

  具体包括:总投资1.7亿元的污水管网提质增效工程,完成市政污水管网16.92公里,雨水管网15.55公里;总投资7000万元的县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将城区内的污水处理规模由每天的2.5万吨扩大至5万吨;总投资6000万元的汪清河河道治理工程,改造护岸1200米,加固堤防1600米,新建堤防护岸2000米。

  2024年1至4月,汪清县5个地表水国控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

  汪清县取得的成绩是吉林省“治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省通过源头防控、断面管控、“三水统筹”不断推动江河水质改善。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副处长刘中峰介绍,2023年,该省开展了入河排污口整治,推进排污口规范化建设,避免污水直排入河;严格实行“四个第一时间”管控机制,通过采取加密监测、通报、预警、督办等手段,压实各级工作责任。

  刘中峰介绍,吉林省还推进实施了一批人工湿地、生态缓冲带项目,目的是从过去单一追求水质提升向“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方向转变,切实让老百姓感受到环境 在改善。

  2023年,吉林省水环境质量再创历史新高,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5.6%,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实现了2021年以来“三连升”。2023年,吉林省水环境质量位居东北“三省一区”首位,改善幅度位列全国第二。(完)

  报道还提到,大众汽车集团高管私下承认,该公司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高昂的能源和劳动力成本使该公司严重依赖中国市场来帮助支撑其欧洲业务。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据《卫报》澳大利亚版13日报道,澳贸易部长法雷尔当天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中国对澳大利亚商品实施的进口禁令尽快解除,从而使得澳对华贸易尽快恢复正常,但他同时又提醒澳出口商,“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

  2021年3月中旬,当中国遭遇“十年最强沙尘暴”时,在蒙古国,多省发生暴风雪和特大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风速达到每秒20米。今年4月17日,蒙古国国家气象与环境监测局再次发布强沙尘暴预警,正在该国西部和西北部地区形成的强沙尘暴将从18日起席卷蒙古国全境。

  一位CBA球队高层管理者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疫情之下,CBA公司能开源节流做好经营,提升分红水平,确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住房、就业、福利、保险等制度改革,东北地区原有的优势也不复存在。无论对于本地人口还是对于流动人口的吸引力,都稍显不足。

  1984年,中共中央7号文件规定,人口在100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子女,某些情形可以生三个子女。宁夏自治区统计局人士向界面新闻解释,宁夏少数民族比例较高,独生子女时代生二孩的比例就比较高,人们的生育意愿比较强,这是宁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张亭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