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转账or红包?速看,不懂吃大亏

来源: 证券时报
2024-06-11 21:56:29

  中新网1月22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微信红包算赠与,转账一律是借款?

  近日,该话题随着一起纠纷案的审结引发网友热议,很多人都弄不清什么时候该转账,什么时候该发红包。另外,520、1314等转账发了还能要回吗?

  网友吵翻了:以后要一律转账?

  近日,据法治日报报道,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借款纠纷案件,认定微信红包与转账性质存在区别,红包属于赠与,转账则属于借款。据此判令被告周先生偿还原告刘女士借款12900元。

  刘女士称,2019年其通过微信认识周先生。双方认识不久,周先生便以经济困难为由,多次向其借款。周先生辩称,涉案款项不是借款,是赠与。

  法院经审理认为,刘女士以微信红包、微信转账两种方式向周先生提供资金,微信红包自身即包含“赠与”之义,结合本案具体情形,其中2769元属于刘女士的赠与行为,无需周先生偿还。关于刘女士通过微信转账向周先生支付的12900元,周先生虽辩称是赠与,但其并无证据证明刘女士就此曾作出赠与的意思表示,周先生应予偿还。

  该话题迅速引发热议,有网友称,“全职妈妈在家带孩子,老公每月转我三四千算什么?”

  “转账写了备注用途,这个怎么算?”

  “买东西,用红包不算数?必须得转账?”

  “朋友欠我100元,发红包还了,难道算赠与,还能再要一次?”

  “学到了,以后一律转账,再加备注。”

  转账都算借款吗?

  微信红包带有社交属性,且金额通常较低,一般上限为200元,特殊日子可能会有520等额度。微信本身没有明确规定,哪些算借款,哪些算赠与。

  北京嘉维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称,通过微信进行转账,多数情况下不具有社交属性,一般容易被认定为借贷性质。

  “但是,结合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明微信转账属于赠与性质,比如转账金额不是特别高,转账的数字带有特定含义,甚至聊天记录中能体现是节日祝福、随份子等,这种情况下微信转账也属于赠与性质。”赵占领称。

  520、1314等转账怎么算?

  此前,多家媒体报道,法院对一些不当得利纠纷案作出的判决显示,其中以特殊金额1314、9999、6666、5211等转账属于赠与行为,对此类转账要求返还,法院不予支持。

  而且,在一些特殊日子,微信在当天也支持发送520红包,超过200元,一般会认定为赠与性质。

  赵占领认为,一般情况下结合发微信红包时备注的祝福语,或者转账金额中包含特殊的数字,比如88、1314等,这些有特殊的社交含义,所以容易被认定为发微信红包是赠与性质。

  红包可用来支付商品或还债吗?

  欠别人200元,最后发个红包还他,会被认定为赠与吗?或者去买东西可以用红包支付吗?

  赵占领认为,这种一般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看红包备注或聊天记录是否有体现当时具体情况。

  另外,结合实际使用情况看,微信红包一般限额200元,这种很难产生较大的纠纷。

  亲人之间互相转账算什么?

  还有网友有疑 问,夫妻之间转账较为频繁,这个怎么算?一旦离婚会不会被拿来“说事”?

  赵占领认为,夫妻之间的微信转账或者红包通常没有区分是赠与还是借款的实质意义,都是夫妻共同财产。

  “总体而言,发微信红包多数情况下容易被认定为赠与性质,有借贷关系相关证据的除外。而微信转账多数情况下容易被认定为借贷性质,而有赠与相关证据的除外。”赵占领总结。

  你学会了吗?(完)

  日本财务省27日发布的消息显示,将对卡玛斯汽车厂、伊尔库特集团公司、“先锋”工厂等3家实体和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安德烈?别洛乌索夫、国防部副部长米哈伊尔·米津采夫和司法部长康斯坦丁·崔琴科等36人实施资产冻结措施。

  协议显示,2024美洲杯在美国举行。男子美洲杯将邀请10支南美足联球队和6支中北美及加勒比海足球协会的球队。女子美洲杯则将邀请4支南美国家和8支中北美国家球队。

  “春节旅游的热度有目共睹,以此为起点,相信中国旅客的旅游消费信心和消费潜能将加速释放,今年的旅游市场将会见到可观的复苏。”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沈佳旎认为,随着未来国际航班逐渐增加,海内外出行便利度愈发提高,预计到今年五一假期能看到明显的市场爆发。

  “离岛免税政策顺应了国内旅游消费升级的趋势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离岛免税已成为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金字招牌’。”刘智力感慨道,海南免税从销售额不足10亿元到突破600亿元,免税店从1家增至11家,涌动着勃勃生机。

  春节期间,天津各大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紧紧把握春节商机,张灯结彩营造欢乐祥和的新春气息,积极推出各类促销活动和首展首秀吸引客流,扩大消费。监测的21家百货和43家购物中心销售11.2亿元,同比增长19.5%,较2019年增长9.5%;7天客流量超过675万人次,同比增长39.2%。

  多家出行平台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旅客出行订单中,航程超过800公里的航线占比达九成以上。热门出行目的地不仅包括三亚、西双版纳等旅游城市,惠州、泉州等小城也迎来大量游客。携老游、亲子游等形式日益回归。

许晏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