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学会自主“选择”

来源: 香港文汇网
2024-06-19 16:44:50

  上海是全国最早启动“成建制”生涯教育探索的省份。早在2012年,上海市就发布了《上海市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十二五”行动计划》。2018年,上海又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涯教育的指导意见》,要求确保全体高中学校100%开设生涯课程和生涯规划指导服务,引导学生学会选择、自主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上外附中”)对生涯教育的探索更早一些,从2009年开始,这所七年一贯制中学就开始在6年级学生中推广生涯教育,一直持续到学生12年级毕业。每一届初三学生,都有两周的“放假”时间:他们不用上学,而是组队到社会上进行各类课题调研,走进各行各业。

  生涯教育的“痛点”在哪里

  “81.5%的高中学生、77.7%的高校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学生自主性明显增强”,这一数据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公布的调研报告。该报告2019年对试点省份71843名高中教师、学生、家长、高校教师、高校学生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高考自主选择性增强了,但不代表学生“会选择”。

  研究团队2020年对试点省份2017级、2018级、2019级高考学生进行了31万多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高校教师认为学校或者专业存在生源质量下降的情况,学生不及格率增加;高中提供志愿填报辅导、毕业有明确规划的学生学习适应性明显更高。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王新凤的研究,指出了当前我国生涯教育的“痛点”。比如,生涯教育被一些学校狭隘地理解为“升学指导”,一些教师对学生科目选择、志愿填报的指导,基本上是本着“分数至上”的理念,缺乏从国家需求、学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长远眼光。不少学校更关注的是“小生涯”,而非“大生涯”。

  我国生涯教育更多面向高中学生选科问题,而对初中、小学及学前阶段的生涯教育缺乏关注。“但从国外主要国家的实践来看,都比较重视生涯教育的启蒙。”王新凤举例,美国提倡生涯教育要从6岁开始,小学、初中、高中以及18岁之后有不同的职业生涯教育分工;日本提出学校教育要和职业生活相衔接,要从小学开始就引入生涯教育。

  此外,部分从事生涯教育的老师也不够专业,大多数学校里由德育老师、心理老师兼职生涯教育老师。王新凤说,有老师反映“不太敢做,我们半专业的老师对这事没有理解很到位”。而这也让一些培训机构嗅到了商机,有家长向王新凤所在的调研团队反映,培训机构“有专门的教授负责包装”“5万、10万元都有”。

  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

  拥有60年办学历史的上外附中正在中学教育领域尝试破解这些痛点问题。该校从6年级开始对新生进行生涯教育,每个年级都对应了不同的生涯教育目标,中学生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有自主选择的机会。

  6年级新生一进校,就由高年级学长学姐带领他们熟悉校园环境、了解校园精神文化、帮助他们适应校园生活。他们从“生涯游戏”体验开始,每个班级根据主题自己设计游戏方案,由学生担任导演、互动主持人,在主题场景中进行讲解、对校园内外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

  7年级学生就要开始进行“生涯行走实践”,学校搭建平台、整合资源,鼓励学生到街道、社区、场馆、企业,初步体验一个企业、了解一门职业、感受一种职业文化;8年级学生要“记录成长”,结合项目化学习,进行特定行业的学习考察;到了9年级,学生会在4-5月间获得两周的“假期”,进行社会课题研究。

  这种课题调研,由该校课程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先对初三学生做学术指导、写作、研究方法的培训,之后学生各自组队走出校园做社会调查课题。今年9月,该校4名高一学生组队完成的课题《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临期产品销售平台》,还拿到了SAGE全球中学生可持续发展创新大赛“体面工作与经济增长”领域的金奖。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他们懂得聚焦社会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这个过程其实在推动学生明晰自己的兴趣领域。”上外附中学生发展中心主任陆敏介绍,生涯教育配置在学生发展中心这一专门机构之下,该中心下设心理健康、学生自主发展和升学指导办公室等。

  这所学校崇尚的是“大生涯教育”理念。“生涯教育不仅仅是帮助学生高考填报志愿。”陆敏说,归根到底,这是一个学生自我探索、理解社会、规划未来的全过程,“学生要体会每一个环节,仅高中3年还不够,需要尽早开始,附中七年一贯制的学制和特色课程,能为这样全面的探索提供优势。”

  从“我能考什么学校”到“我将来要做什么”

  生涯教育带给青少年学生的改变,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

  10月28日,中国贸促会原副会长、国际展览局原中国首席代表、上外附中75届校友王锦珍回到母校,给学生带来了一堂生涯教育的讲座《亲历世博,见证中国发展》。他通过各个城市举办世博会的故事,给学生们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讲述了国与国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如何“做买卖”,以及中国外交人才需求现状等。

  在之后的两个月,这样的讲座在该校就有4场。“一两次讲座可能改变不了什么,但14年的名家讲坛坚持下来,总能给学生带来一些启发,促成见贤思齐。”陆敏说。

  上外附中毕业生任宣颖如今在一家酒店管理集团工作,“擅长并且喜欢这份工作”。她觉得,自己最终能在大学入学、就业时拿到Offfer,主要原因就是 在中学校园活动中探索和培养出来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

  她还记得自己在初三两周“放假”时间里到提篮桥社区医院的安宁病房,调研了那时上海还没几家医院在做的临终关怀项目,“一下子拓宽了我的视野,高一一开学,我就加入了心理社团想做些事”。

  任宣颖后来参与策划学校的心理健康月活动,参照综艺节目形式让同学们课间在校园里打卡闯关,“我们设计了五六个关卡,每一个打卡点都要去找不同的老师商量场地,还要针对不同特点的同学给出不同的分工,特别锻炼人”。

  有人擅长沟通,还有的人通过生涯实践发现自己擅长做学术研究。今年8月,上外附中高二学生邵晓玮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创新试点班录取。他是一个典型的“理科男”,特别擅长数学和物理。

  “我试过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感觉最拿手的还是理科竞赛。”邵晓玮介绍,他参加了学校科创研究类的信息学社团,并由此对信息学产生了兴趣,参加了信息奥赛,“我们有很完善的科创研究体系,可以一步一步像打怪升级一样往上爬。我不属于特别擅长交流的人,我将来可能会从事学术研究。”

  据了解,上外附中现有学生社团53个,涵盖外语、科创、文艺、公益、体育等各领域,所有学生社团大都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组织、运行。每名学生都可以向学校递交申请报告新开某个领域的社团。

  此外,该校还提供生涯特色课程和测评工具,将个人优势探索引入学生的自我认知视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

  “30多年来,中国外长的新年初访都是从非洲开始的”,美联社15日报道称,北京对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投资,包括道路、能源基础设施、电信、铁路和医院。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间,中国积极向非洲提供疫苗。此外,中国还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援建非洲疾病控制中心的新总部。报道注意到,秦刚在此行中表示,中国在过去13年中一直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预计2022年相互贸易额超过2600亿美元。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2021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542.89亿美元,同比增长35.3%,创历史新高。最新数据还显示,2022年1月至11月,中国与非洲国家进出口总额为17154.52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

  该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组建中国盐湖集团”。细化中国盐湖集团筹建方案,在市场需求、资源落实、技术成熟、经济可行的前提下,引进大型央企,整合相关企业组建中国盐湖集团,建立集团上下游企业之间用料优先供应协同合作机制,促进产业分工,参与国际产能、技术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打造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主力军。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白云怡 杜琼芳】据《环球时报》记者11日从有关方面了解到,目前中韩国际客运航班每周实际运行60余班。韩方因对来自中国旅客采取入境检测等加码措施但承接能力有限,取消了部分中韩间往来航班。

  据中国基金报,对于能否按期完成相关整合、组建中国盐湖集团,有青海方面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有一定难度,因为涉及到不少企业主体。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对青海汇信的镁业资产如何整合。

  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2021年全球有2.47亿例疟疾病例,2020年则为2.45亿例。2021年疟疾死亡人数估计为61.9万人,而2020年为62.5万人。上述两年因新冠大流行对于卫生服务的影响,疟疾病例增加了约1300万例,疟疾死亡人数增加了6.3万例。

  11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这份被称为“二十条”的文件,坚定了地方政府迅速对接海外市场的信心。“通知正好是在我们筹备赴日包机期间下发的,于是我们立刻又启动了赴欧包机的筹备工作。”苏州市商务局外资处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吴信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