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新一轮楼市去库存政策有望开启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10 10:23:57

  分析认为,此次会议多次提及房地产去库存相关内容,并且明确“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传递三大信号。

  一是楼市去库存工作紧迫性强。

  根据易居研究院发布的百城库存报告,4月份,中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规模超5亿平方米。按照目前的销售速度,新房库存需要26.5个月时间方可消化完。该机构测算的中国百城库存去化周期合理值为13个月左右。

  需要看到,库存问题是由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带来的,应被视为阶段性问题,并不会长期持续。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解决它需要供需两端政策同时进行调整,一边加快销售,一边盘活存量。

  二是已出台政策措施将加快落地。

  此前出台的“5.17”重磅房地产政策组合拳有两大主要部分:一是下调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激活市场需求;二是由政府收购部分存量商品住房用于保障性住房等,盘活存量。其中,房贷新政已经快速落地,据机构统计,超八成城市已执行新政策。但第二部分,即“收储商品房”目前尚未大面积推广,后续这一工作有望加速。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表示,近几年已有部分城市采取由国资平台出手,直接收购开发商存量新房房源,改作租赁住房的做法,预计未来将有更多配套政策跟进,资金支持力度也有望进一步加大。在土地端,对于以收回、收购等方式盘活土地存量的,配套资金等或进一步细化落实;在新增土地供应方面,将严格落实“库存量较大城市减少土地供应”的政策。

  三是更多创新性政策有望加速储备、适时出台。

  业内认为,本轮房地产政策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出台了创新性的政策措施,如设立房地产项目“白名单”等,找准了问题症结。

  曹晶晶指出,从会议相关表述来看,新的去库存、稳楼市措施尚在研究储备过程中,落地仍需要一定时间,但从整体基 调上可以看出,新一轮楼市去库存举措或将逐渐启动。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新的去库存政策意在让二手房和新房的库存加速消化,促进良性循环,稳定价格预期。具体而言,后续可能由国家自上而下筹集收购基金,加大城中村改造、拆迁改造收购商品房安置力度等。

  今年以来,中国官方已多次部署稳楼市相关工作,各地加速出台支持性政策。5月份,中国多个核心城市优化楼市政策,效果初步显现。以上海为例,据中指数据,5月28日至6月5日,上海二手商品房日均成交847套,较4月日均增长约43%。

  想到班里的小李最近生病,陈朝智特意将第一碗汤送到他手上。喝下这热气腾腾的汤后,小李一边咂嘴一边问:“陈班长,阿姨往这汤里加了什么魔法?我喝完身子马上暖和起来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各地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加强农村留守群体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情感关爱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十年来,我国基本民生保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民政部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政府保障范围,建立了农村留守老年人、妇女、儿童关爱服务制度,构建起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有效运行。截至目前,全国共配备5.5万名儿童督导员、66.7万名儿童主任,他们常态化为当地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在完善老年人福利方面,老年人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等实现了省级全覆盖。同时,强化困难老年人兜底保障,已有1420万老年人纳入城乡低保,371.7万老年人纳入特困供养,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养尽养。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党中央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台一揽子政策,给奋斗者鼓劲、为实干者撑腰。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进一步降低,达到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最低水平;提前下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帮助农户有序开展农业生产;发放临时救助金,为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群众解决燃眉之急……宏观政策靠前发力、持续加力,微观措施加快落地、精准有力,为每个人的奋斗、每个企业的发展提供广阔舞台。亿万人民风雨无阻向前进、撸起袖子加油干,用足用好政策红利,把潜在机遇转化为发展势能,必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这里既能让大家回忆过去的生活,也让市民重新认识了旧有城市空间会有新的用武之地。城市更新,就是要激活主动求变或被动应变的三里屯们,为它们的未来使用创造更多可能性。

  此外,无土栽培技术、熊蜂授粉技术、绿色防控技术的运用,使得果实更安全更新鲜。而这种智慧化数字化的种植模式,使得西红柿挂果达到了20多穗,产量也是普通大棚的3到4倍。

  波音2020年宣布定于2022年停产747系列飞机。最后一架747即阿特拉斯航空公司订购的那架747-8型货机去年12月下线。不过,现有747系列飞机还能再飞数十年,尤其是货机。

詹梦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