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需要怎样的科普?这场活动给出答案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07 06:32:48

  科普的魅力正在于此。日前,“2023科普中国创作汇”在京召开,多位专家、科普达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科普之道。据了解,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协、北京广播电视台纪实科教频道共同主办,旨在分享创作经验,传递科普方法,激发公众探索科学的热情。

  “原来科学家讲科普,我看不一定,谁都可以来科普。”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说道。在他看来,科普应“大道至简”,讲清科学道理、讲明科学进展、讲活科学热点、讲好中国故事。他认为,科普工作需在深奥的科学知识与日常的生活点滴间架起桥梁,不但要关注科学本身,也应将目光投向科研背后的人与情。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卢静就是一名网络科普大V。她的账号“玩骨头的卢老师”在抖音拥有超30万粉丝的博主。从普通人再熟悉不过的一条鱼开始:把它吃掉,再把鱼头骨拼起来,然后拍摄视频科普讲述“如何吃鱼头”。获得粉丝的积极反馈后,卢静又一路把脊椎动物的演化路径“吃”了一遍,以展示骨骼的形式让更多人对生物演化有了具象了解。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魏红祥认为,“要鼓励年轻的创作者们能够以新颖的方式,把他们脑子里的知识释放出来,不必给科普设置那么多条条框框” 。

  创作汇现场,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陈征用趣味科学实验,展示了“电的奇幻之旅”,引得现场欢呼阵阵。“美丽科学”团队、天文科普创作者刘博洋等,也将知识揉碎掰开,用观众易于理解的传播方式,让晦涩的科学变得生动易懂。

  活动现场还发起了面向全社会发布2024“科普中国”星空计划。星空计划主要通过创作、演讲、培训等三大业务,帮助科技工作者策划选题、打磨文稿、参与演讲、网络发声,两年来重点帮助近600位科技工作者完成创作心愿,完成2500多部培育作品,实现传播量达到8.5亿次,获主流媒体转发推荐超230余次。

  (四)加大封建迷信和不良现象整治力度。一是持续清理鼓吹炒作封建迷信陋习的帖文、视频信息,处置提供算命、占卜违规服务等问题。二是严管借低俗着装、露骨动作等方式,打造“酒店媛”“景点媛”“雪媛”“农媛”“外卖媛”等各类低俗人设,进行炒作引流的问题。

  李涛: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降低眼部炎症反应

  “一首《回家》送给大家。”在一处文化广场内的八角亭里,坐满了过来休憩的村民,站在中间的演奏者自告奋勇表演了一首萨克斯经典曲目,一时间亭里笑声掌声不断。村里擅长写毛笔字和剪剪纸的谢家父子也在忙个不停,上门讨要春联和窗花的村民络绎不绝。

  声明中称:“作为对不友好行为的回应,俄方扩大了禁止入境我国的欧洲机构和欧盟成员国人士名单。”

  当北京汉光百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小雨听到“让消费热起来”时,第一反应就是重点强调“首店、商品首发和品牌限量发售的活动,对于百货或者商业街来说很重要”可以“增加吸引力让消费者愿意逛起来 ”。与此同时,她认为打造商圈需要有更多的规划和具体工作,这需要商家和政府一起努力解决。

  林庄村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大会、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次开会讨论后,报请庆安镇党委政府同意,决定打造林庄村能人返乡创业工业园。因村部和原来废弃学校连在一起,所以林庄村就规划把村部搬迁出去。这样集中资源在村部和废弃学校的旧址上建两个高标准厂房,与宋之高的三个厂房连成片、构成线,倾力“筑好巢”,只为“引凤来”。

刘纯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