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性能铝合金导线研发取得重要突破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19 02:58:05

  提高导线导电率、强度和耐热性,是降低能源损耗、提高输电容量,满足特高压、远距离、大容量输电需求最有效途径。然而,由于材料的导电率与强度、耐热性能存在制约关系,现有耐热铝合金导线导电率一直局限于60%左右,4毫米直径导线强度通常在160兆帕左右。

  日前,昆明理工大学金属先进凝固成形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云南省轻金属增材制造工程研究中心黎振华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肖文龙、马朝利团队合作,在前期系统研究不同工艺对铝-锆合金导线微观组织与强度、导电率和耐热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一种工业生产条件下有效提高耐热铝合金导线导电率和强度的新方法。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研发团队系统研究了工业生产条件下加工过程对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创造性地通过连铸连轧细晶强化、过时效充分析出固溶锆原子显著提高合金导电率和冷拔形变强化协同, 制备出强度高达195±2兆帕、导电率61.1%、280℃保温1小时后强度保持率94%的铝合金导线,实现了高强高导耐热铝合金导线性能的新突破。

  中国材料科学和冶金工程领域优秀期刊《材料研究通讯》发表了相关成果。这一新研究成果的取得,有助于进一步推进高强高导耐热铝合金导线的开发与应用,对推动中国绿色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聚焦高质量发展,湖南省人大代表、株洲市市长陈恢清将目光投向城乡统筹领域。“2023年,我们要大力推进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深化湘赣边区域合作,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strong>标准推动产业供应链发展</strong>

  <strong>理念为先,加强中非知识共享与实践。</strong>长期的中非发展合作实践蕴藏了丰富的创新知识,双方提炼建构、研究阐释、实践传播中非发展知识体系,有利于增进思想共通和文化共兴,强化中国与不同非洲国家、不同次区域以及非洲联盟的合作,进一步推动中非深化传统友好、推进互利合作、维护共同利益。在全球安全倡议框架下,加强中非和平安全共同体建设,可以为中非合作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strong>生态为继,推进中非绿色低碳与生态环保建设进程。</strong>针对粮食危机,可借助中非种业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和数字农业联合研究中心等平台,细化农业合作目标,促进绿色发展。支持“非洲绿色长城”建设,继续实施“中非绿色使者计划”“中非绿色创新计划”等项目,在荒漠化防治、海岸带土地利用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促进非洲生态复苏。搭建中非能源产业对接渠道,合作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扩大清洁能源产量,推动电气工程标准化。加大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加大“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等绿色发展全球公共产品的建设力度,推进中非“绿色伙伴关系”,助力非洲绿色发展,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strong>坚持“1米高度”视角,积极打造儿童友好型社区</strong><br />

  <strong>真抓实干 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strong>

张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