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因低俗广告被“罚”上热搜,椰树该醒醒了

来源: 千龙网
2024-06-02 02:53:38

  □陈广江

  因使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商业营销,并使用“用椰子擦乳”“南太平洋美女很少‘飞机场’”等广告语,5月6日,椰树集团有限公司因涉嫌违反广告法被海口市市场监管局龙华分局罚款40万元。5月8日,话题“椰树涉擦边广告被罚40万”登上微博热搜。

  作为不少人眼中的广告界的“泥石流”,椰树集团绝非浪得虚名。近年来,因多个广告宣传“打擦边球”“妨碍公序良俗”,椰树屡屡陷入舆论漩涡,多次遭到监管部门的处罚,但椰树“一直行走在擦边最前沿”,大有“将擦边进行到底”之势。这次,椰树再次因低俗广告被“罚”上热搜,对公众来说一点都不奇怪。

  在流量内卷的互联网时代,一个热搜的回报可能远远大于处罚。在椰树看来,舆论热议不仅不是折损品牌形象的坏事,反而是提高曝光率和知名度的好事。“黑红也是红”“骂名也是名”,只要有流 量就行,这就是典型的“黑红营销”。

  对于这种营销理念,椰树并不避讳,甚至不以为耻反而为荣。2022年1月,椰树在其官网发布“开门红报喜”,重点提到了两次争议广告的“成就”:“2019年‘我从小喝大’椰树牌椰汁广告风波和2021年椰树培养职业经理学员招生广告风波时应对决策成功,合计引起5亿多人次网民关注,再次提升‘椰树’品牌知名度,促进销量持续逆势增长。”也就是说,低俗路线、“黑红营销”,就是椰树的流量密码。

  “擦边球式”低俗营销并非椰树集团的首创,也非某个企业或行业特有问题,但像椰树这样数十年不改“擦边”本色、“俗”中作乐,并从中渔利,是极端个例。椰树之所以执迷不悟地走在擦边的道路上,归根结底是对流量的盲目崇拜。在椰树的营销观念中,只要能引来关注和流量,区区几十万元的罚款微不足道。

  竹笋之外,竹林成为赤水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在广泛发展林下养鸡、林下竹荪等林下经济的同时,逐渐形成的竹—竹浆—原纸—纸品、竹—竹渣—竹纤维板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将竹子“吃干榨净”。

  在企业主动出击“抢人”的同时,政府部门也在积极行动。不少地方拿出补贴,“花钱留人”。

  各房企也在2023年的规划中将保交楼放到了高度重视的位置。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致全体恒大人的一封家书》中称,2022年恒大地产732个保交楼项目全面复工,全年累计交楼30.1万套。

  据介绍,除涉及未成年人或者侦查工作秘密等不宜公开的案件外,检察机关坚持听证会应向群众公开。2021年6月中国检察听证网开通运行,社会公众通过听证网就可以观看听证会直播和录播。

  民警在黑龙江省鸡西市调查时发现,一个名叫李某的女子与冯某特征高度相似。但在走访当地多个部门调阅上千份资料后,民警发现鸡西市并没有嫌疑人的生活轨迹。

<a><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6/95/9386536170552819963.jpg" alt="" /></a>

王仁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