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推出侨批馆IP 让侨批档案“活”起来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08 22:41:06

  中新社福州6月7日电 (叶秋云)第17个国际档案日将至,福建省档案馆7日在福州推出侨批档案主题IP——侨批馆。

  “侨批馆”IP打造了系列侨批档案主题沉浸式互动文化产品,包含《侨批馆》沉浸式互动阅读和“侨批馆”之“驿里巷”实景解谜体验。

  福建省档案馆副馆长马俊凡告诉中新社记者,“侨批馆”之“驿里巷”实景解谜体验可通过福建省档案馆的“百年跨国两地书——福建侨批”实体展厅参与,也可通过福建档案信息网网上展厅进行。

  “侨批馆”IP通过闵掌柜、阿青等人物角色,将侨批档案与历史故事巧妙结合,让参与者在阅读、参观中破解重重谜题,找到故事真相。透过这个 过程,参观者可以了解侨批知识、探寻历史故事、感受档案文化。

  当天,5位捐赠者向福建省档案馆捐赠红色档案、“迁台记忆”档案文献。王建堃捐赠安溪(清溪)岩岭脚王氏渡台清水王元兴(伯隆)开基始祖、台中清水区祭祀公业王兴族谱;许辉捐赠首届闽台同宗同名村交流大会等闽台交流重要活动的照片等。

  福建省档案局局长、省档案馆馆长陈熙满表示,福建省档案馆一定保管好、利用好档案文献,也希望社会各界今后继续向福建省档案馆捐赠更多的档案及文献,通过共同努力,为后代留住更多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根脉。

  值得一提的是,由福建省档案馆和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合作拍摄的系列档案文献纪录片《走近侨批》第三季也在当天开机。开机仪式后,摄制团队将赴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开始拍摄。(完)

  “善于在变化中掌握创新驱动的产品节奏,方可有未来立于万军之中的自信。”正如唐彬森所说:“我们要学会在常态的不确定性中努力寻找定力和确定性。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某种意义上就代表着拥抱变化才有掌控未来的可能。”

在六个节气的进程中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南京1月16日电 (记者 朱晓颖)保护大运河内部水质,改善大运河外部生态环境,涵养大运河硬招牌,挖掘大运河“文化+”软元素……正值江苏省两会期间,多位江苏省政协委员为大运河保护建言献策。

  1月16日,由福建省台联、福州市台联联合主办的“乡亲相爱一家人”在榕台胞亲子迎新春联谊活动在福州三坊七巷的台湾会馆举行。活动以“两岸一家亲 闽台亲上亲”为主题,邀请在榕(福州简称“榕”)台商、台湾教师、台湾医生、台青、两岸婚姻家庭代表等50余人欢聚一堂,叙乡情、话未来、贺新春,喜迎中华民族传统佳节。

  张波也指出,从实际成交量来看,这些城市并没有出现同步增长,也显示出房价上涨本身的动力依然不足,市场依然处于探底阶段。

  据了解,进入中国市场28年来,安利一直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可生物降解和无磷配方的家居及个人护理用品,并支持中国南北极科考、保护极地环境;坚持低碳有机耕种模式,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投入氢能源物流卡车,实现零碳运输;开展遍及全国的环保教育和环境清洁活动;安利营销人员运营的全面健康社群,大力传播减碳观念、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社区和城市的环保公益活动。面向未来,安利将持续在业务全链条践行绿色责任,为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许彦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