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帆”徐展 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拟明年投用

来源: 中国长安网
2024-06-25 15:48:24

  中新网北京4月4日电 题:“京帆”徐展 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拟明年投用

  中新网记者 吕少威

  “‘京帆’屋盖钢结构施工已完成两片,第三、第四片钢结构施工正在进行中。不远的将来,由十片‘帆’组成的‘京帆’屋盖将闪亮登场。”京投枢纽公司建设管理部副部长刘新建指着前方的“京帆”屋盖工程对记者说。

  “京帆”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下称“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地上主体的顶部结构设计,该结构形似扬起的船帆。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两片“京帆”屋盖已经“浮出”地面,周边不断有工程车有序经过。工人们穿梭其中,指挥调度、搬运物资、焊接钢架,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据介绍,副中心站枢纽一体化施工范围约61公顷,地下建筑规模128万平方米,地上规划建筑规模约139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这一“超级工程”的外观设计备受瞩目。

  为何“京帆”方案脱颖而出?刘新建介绍,副中心站枢纽是距离千年古运河最近的交通枢纽。该方案旨在运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法,形成片片展开、连绵灵动的“京帆”形象,致敬历史上大运河“千帆竞连、百舸争流”的繁荣景象。

  除创意新颖外,“京帆”屋盖还科技感十足。其采用了“一构双层”的结构体系,上层是由张拉膜面层、钢结构及遮阳金属板组成的帆面,下层是ETFE气枕膜组成的屋面。这样既节能又可保证采光,让阳光直接从屋顶直射到站台层,兼具隔热性与保 温性。

  乘坐工地的工程电梯,记者来到副中心站枢纽地下一层“预览”。这里十分开阔且明亮,顶部是椭圆形的采光空间。“枢纽主站房区地下共三层,自上而下分别是城市生活层、候车大厅层和城际铁路站台层。未来,乘客将由此进站乘车,实现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1小时抵达河北雄安新区和天津津滨新区。”刘新建说。

  按照规划,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交通中心,该工程将集成2条城际铁路、4条城市轨道交通、1条骨干铁路、1条市郊铁路和15条公交接驳线路,成为“轨道上的京津冀”重要支点;将形成以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理念建设的涵盖办公、商业、公寓、酒店等多业态的“站城融合”城市综合体,构建特色商务办公组团与城市级活力商业圈,成为城市副中心活力中心。

  记者在工程指挥部的三层眺望平台俯瞰整个枢纽工程,只见广阔的施工现场,枢纽“骨架”已初具规模,巨大的塔吊鳞次栉比分布其中,运转不停。京投枢纽公司副总经理吕高峰表示,为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京投枢纽公司全力推进主体结构、市政配套工程、屋盖钢结构、二次结构、精装修样板间施工。截至目前,副中心站枢纽主体工程土方施工接近完成,结构完成至87%。

  副中心站枢纽工程于2019年11月30日开工,根据计划将于2024年12月底完成主体结构施工,2025年随京唐城际等线路开通而逐步投入使用。该工程自开工以来,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73亿元人民币。

  “我们有信心按计划稳步推进工程建设。一座充满‘科技范’和人文气息的交通、商业、文化综合体即将拔地而起,‘轨道上的京津冀’也将再提速。”吕高峰满怀憧憬地说道。(完)

  加油包上市后,中图网官网在3日上午出现了拥挤,不少想下单支持的网友打不开网站。网友摩卡称“买了一上午都没成功”。截至3日18时,仅官网渠道就已销售29727套,17时至18时,一个小时内就售出1600套,可见读者支持热度之高。

  很快有人打破了西城带给陈明的安全感。“过来人告诉你,西城已经回到从前,开始卷了。”收到众多反馈后,陈明更郁闷了:“我现在没办法确定孩子是不是属于前30%……老母亲的心,想让她快乐成长,又怕她跑慢了。”

  大国之间的关系,不应该被谣言所左右。中国参加在沙特举行的有关乌克兰问题的“和谈”,对俄乌来说,都是有益的。这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将证明之!

  安徽网2015年4月29日的一篇报道提到,郯庐地震带发生的最大地震是在1668年,大地震是有“免疫”作用的。一般情况下,7级以上的地震,积累时间需要2000至3000年,应力和能量释放光了,后期再发生需要很长时间。

  据大同政务官方公众号消息,8月1日下午,大同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强赴京与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举行工作会谈,就推动项目建设、拓展合作领域进行对接交流。副市长翟永清,万达集团首席副总裁刘海波,万达文化集团副总裁兼体育集团副总裁、中国公司总裁高益民,万达集团首席总裁助理兼发展中心总经理柏雪峰等参加会谈。

  7月29日以来,受台风“杜苏芮”和亚热带副高压的影响,华北、黄淮地区遭遇极端强降雨。8月3日,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张恒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评价,此次京津冀等地区域降雨过程极为罕见,强度超过华北历史上三次极端暴雨过程,分别是1996年“96·8”、2012年“7·21”和2016年7月18日至20日,北京降雨持续时间达83小时。

陈慧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