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浦启动“五送五进”暖侨实事 捐赠为侨服务卡

来源: 36氪
2024-06-04 17:41:50

  中新网上海3月8日电(记者 范宇斌)8日,2024年上海市黄浦区侨界法治宣传月主题日活动举行,启动“五送五进”暖侨实事项目,并举行为侨服务实体卡——侨爱卡、侨心卡的捐赠仪式。

  今年上海侨界法治宣传月期间,黄浦区结合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涉侨法规,推出“五送五进”暖侨实事项目——通过进机关、进社区、进楼宇、进校区、进网络,向侨界人士送法律、送健康、送艺术、送文创、送温暖。

  同时,黄浦区侨办、区侨联针对早期归侨和新侨人士的不同需求,推出两张为侨服务实体卡——侨爱卡、侨心卡。

  据介绍,“侨爱卡”主要是针对早期归侨推出“5个1”侨爱心服务,即早期归侨每人 每天1个鸡蛋、1盒牛奶和1份健康报以及每人每年1套生日全家福影集和1次体检。“侨心卡”是针对新侨人士的金融服务需求推出的新侨金融卡。

  上海黄浦是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黄浦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卢正表示,开展好2024年黄浦区侨界法治宣传月工作,要学思想、明方向,推动法治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拓渠道、搭平台,推动为侨服务提质增效、精益求精。聚重点、显担当,协同城区发展多点发力、双向赋能。

  做好侨界法治宣传,首先要着力解决好“对谁讲”,必须扩大受众面,营造“知侨法、懂侨法、用侨法、护侨益”的良好社会氛围。对此,黄浦区探索分众化宣讲的有效路径,针对楼宇、社区、校区、机关、网络中不同身份、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受众,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体系。

  其次,要做好“讲什么”“怎么讲”。据悉,黄浦区将开展运动嘉年华、公益集市、游园会等,积极创新普法方式,以侨界看得懂、看得方便、乐意看的方式,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扩大侨界法治宣传影响力。

  依法维护侨益是侨联的职能之一。近年来,黄浦区建立“黄浦区侨界人民调解委员会”“公益法律专家团”等为侨服务机制,推出“侨法+”“侨界专家在行动”等品牌项目。

  卢正表示,希望黄浦区侨办、区侨联继续发挥好区域法律资源禀赋优势,坚持“五侨联动”,发挥好侨界法律人才作用,用好平台、做精品牌、带出队伍,积极推动涉侨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便捷解决,切实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正当合法权益。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侨商侨企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卢正表示,黄浦区将向侨商侨企和海外侨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引导大家既要知法、规避防范法律风险,又要用法、依法维护企业权益,在享受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的同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还能积极对外宣传,讲好法治故事。

  2023年3月,黄浦区“侨见·网络博主”宣传队成立后,不断拓展“网上侨联”工作的团队力量。活动现场邀请了宣传队成员演出精彩的普法文艺。近期,黄浦区还将上线“侨见——新侨律师圆桌派”普法系列短视频,围绕侨界人士关注的涉侨金融、婚姻、留学等主题,宣传推广涉侨法律政策。

  此外,去年以来,黄浦区委统战部在上海率先打造了“大思南统战文化广场”。今年,将围绕大思南侨史文化开展深度研究,挖掘广大爱国侨胞报效祖国的生动实践,并以City Walk等形式向海内外传播侨史文化。(完)

  为何此时出台这一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负责人表示,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总体平稳有序,绝大多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能够诚信服务、规范经营,为促进劳动者就业、保障企业用工、优化人力资源流动配置提供了有力支撑。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下属的能源互联网领域高科技企业。习近平来到集团考察调研,听取南京市打造智能电网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总体情况介绍,察看企业自主可控技术产品展示。在企业智能制造生产区,习近平详细了解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服务电网安全、电力保供和能源转型等情况。他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要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和新技术智慧赋能,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

  #地震快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7月07日02时03分在台湾台东县(北纬23.08度,东经121.22度)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施国庆表示,当前我国猴痘疫情发现较为及时,下一步要加强重点人群宣教与健康监测,及时发现与处置潜在的隐匿传播疫情,特别是要加强有境外可疑接触史,以及与其有密切接触的高风险人群健康监测。

  为何这种差别如此重要?郑飞解释,厄尔尼诺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海洋-大气耦合过程,如果说海洋是一个齿轮,大气是另一个齿轮,只有当两个齿轮紧密啮合在一起,有“明确的、而不是短暂的信号”证明海气之间形成了相互作用,比如海洋连续多个月一直维持异常偏暖状态,大尺度的大气环流才会真正被带动起来,大气变化也会进一步影响海洋变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事实上,两岸经贸合作对台湾经济民生贡献巨大,大陆长期是台湾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而两岸产业链供应链深度相嵌,携手发展,共蒙其利。两岸“脱钩断链”违背经济规律,根本做不到。赖清德需要正面回答岛内舆论的质问:若限制台湾产品出口大陆,岛内厂商将大量倒闭,造成发展衰退与严重失业,何来“经济安全”?美国加速把台积电变成“美积电”,这种“掏空”才是台湾经济真正的危机!

陈正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