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一期王连庆之子:希望黄埔后人是“火种” 推动两岸和平统一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06 04:10:39

  中新社南昌2月21日电 题:黄埔一期王连庆之子:希望黄埔后人是“火种” 推动两岸和平统一

  作者 朱莹 姜涛

  “天下‘黄埔’是一家,黄埔军校铸就了黄埔后辈追求统一的精神底色。”黄埔军校一期学生王连庆之子王洪新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黄埔军校后人的父辈们都在一起浴血奋战过,黄埔情缘是天然的、割不断的,“希望黄埔后人是‘火种’,努力推动早日实现两岸和平统一”。

  王连庆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抗战时期曾先后担任过国民革命军94师师长、85师师长、第14军副军长等,参加过中条山战役、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及豫湘桂会战等,1949年8月27日随邓召荫等十一人发表相关起义声明,1950年1月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王洪新回忆说,父亲王连庆在他13岁时过世,每次“长篇大论”地讲故事都和“黄埔”有关。其中,父亲陪同卫立煌(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去延安资助中国共产党抗日的事件让他记忆深刻。

  “我父亲的部队原来长期驻在河南渑池,通过渑池渡过黄河的时候,经彭德怀介绍,父亲秘密陪同卫立煌去过延安。”王洪新称,当时父亲带了一些枪支弹药、资金,资助共产党抗日。

  王洪新说,“七七事变”不久后,父亲王连庆随卫立煌,开赴北平(今北京)西郊抗日,“父亲没有留下什么东西,仅有一条毛毯见证往昔岁月”。

  据介绍,从云南保山保卫战开始,毛毯伴随着王连庆爬雪山、渡江河、淌水沟、过草地,经历了艰苦的抗战年代。如今,这条毛毯被王洪新捐赠给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经过广州市国有博物馆藏品征集相关程序,确定为三级文物。这也是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首次征集到黄埔一期生使用过的物品。

  这些年,王洪新一直在搜集整理父亲的“黄埔记忆”。王洪新回忆说,父亲每每讲到黄埔军校都很动情,“父亲说,‘黄埔’的人不怕死,永远冲在前线,黄埔同学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奋勇抗敌,用鲜血铸就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

  王洪新说,父亲和当时那批青年为了救国救民奔赴黄埔,同生共死,后来因政治理念不同,有些人成了对手,但黄埔情缘是天然的、割不断的,“父亲被国务院分配来到江西后,一直在江西省政府参事室工作,除了主要参与整理撰写民国史回忆录外,还为海峡前线广播大量撰稿,把大陆发展的情况,向赴台湾的旧部介绍。”

  王洪新在家人的影响下爱好集邮已有 60余年,曾经通过接待台湾集邮代表团,参与过两岸同办集邮展等活动。在此期间,王洪新也认识了很多黄埔后人,如今他还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与台湾黄埔军校同学后代联谊会的成员交流。

  其实,在生态环境、城市面貌方面,无锡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这里虽然产业发达、工厂林立,但其自然禀赋与人文底蕴与国内知名旅游城市相比,并不落下风。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防疫政策换挡期,难免会遇到问题。但拿着放大镜找毛病,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人们看到,为了保障防疫政策平稳转段,中国同样全力以赴。扩容发热门诊资源、推行分级诊疗、开展互联网问诊、多渠道增加药品供给……中国政府调集一切资源保护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孕产妇和儿童等重点人群,千方百计降低重症、减少病亡。基于科学评估,中国疫情形势总体可控。

  民航发送旅客97.6万人次,环比增长1.4%,比2019年同期下降41.3%,比2022年同期增长24.9%。

  今年春运,广东、湖南、海南的78个车站升级了130套智能安检值机辅助判图系统,可以让旅客快捷通过安检进站。郑州东站新增23台液体检测仪,旅客不用试喝携带的液体,就可直接进站。很多车站、列车上通过“畅行码”等进行“减少接触”服务,不但可以扫码点餐,还可以扫码预约轮椅、担架,接出站服务。各大车站还增加自助快递柜,给旅客提供便捷邮寄服务。

  这位负责人表示,虽然Paxlovid未能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目录,但根据近期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的所有治疗性药物,包括<strong>Paxlovid、阿兹夫定片、莫诺拉韦胶囊、散寒化湿颗粒等,医保都将临时性支付到2023年3月31日。在此期间,新冠病毒感染的参保患者使用这些药品均可享受医保报销政策。</strong>此外,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经过本次谈判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治疗发热、咳嗽等新冠症状的药品已达600余种。同时,为满足各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疗的需要,近期各地医保部门结合当地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又将一批新冠对症治疗药物临时纳入本地区医保支付范围。总体来看,医保报销的新冠病毒感染治疗用药品种丰富。

  广州花都是粤港澳大湾区空铁双枢纽所在地,是辐射大湾区消费市场的窗口,建有多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和加工基地。

林诗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