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让壮族山歌“潮”起来

来源: 红山网
2024-06-04 04:20:56

  “柳州有个鱼峰山,山下有个小龙潭;终年四季歌不断,都是三姐亲口传。”近日,在鱼峰山下的小龙潭,广西歌王陆连芳站在“三姐歌台”,声音如穿林打叶般清脆,她面前坐满了来学唱山歌的柳州工学院学生。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立足山歌文化资源优势,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不断擦亮“柳州鱼峰歌圩”品牌,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山歌传唱、推广的队伍中,让历史悠久的山歌“潮”起来。

  “每天直播3小时,每场大约50万人次观看。”山歌主播“山三妹”原名韦莉莉,1998年出生的她在短视频平台的粉丝量超百万。这个融水苗寨出生的姑娘从小喜欢看电影《刘三姐》,在父辈的熏陶下爱上了唱山歌。因为生长在山里,想当“现代刘三姐”,故取名“山三妹”,并拜陆连芳为师,学唱山歌。

  山歌受众广,有好的发展前景,而直播的兴起,逐渐将效果转化为效益。如今,大量歌手在社交平台注册账号展演才艺,素有“刘三姐歌仙诞生地”之称的鱼峰歌圩成了山歌传唱的新“阵地”,一大批歌手成为“网红”,在“山歌圣地”飙歌。传唱千年的山歌触网后激起青春的浪潮。

  “扶贫工作党引领,全民参与助脱贫……”1994年出生的刘日红从小喜欢壮族山歌,后拜广西歌王陆连芳为师,学唱山歌。

  刘日红说,在很多人眼里,壮族山歌传唱的是一些谈情说爱的民间曲调,但随着时代变迁,山歌有了新功能,国家政策、法律知识、身边新事等,都被编入山歌,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在民间传唱。而她创作的许多正能量的山歌作品也受到了群众的喜爱。

  不继承传统,山歌就是无根之木;没有创新,山歌就是不流之水。如今,山歌也成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好帮手。朗朗上口的歌词,配着婉转动听的旋律,一支支山歌传唱出新时代文明实践赞歌,唱出各民族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家乡住在贵州省,来到柳州学歌声;我们没有好才艺,只有山歌敬亲人。”4月22日,贵州布依族姑娘韦忠秀来到鱼峰歌圩摆台对歌,目的只有一个——弘扬刘三姐对歌传情的民族文化。

  和大部分唱山歌的歌手只是业余爱好、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不同,韦忠秀毕业于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表演专业,2017年,她以优异成绩考上本院艺术硕士攻读音乐(声乐)专业,利用专业所长让山歌更添现代艺术气息。

  歌台上,长沙小伙胡一刀用花鼓戏挑战韦忠秀。湖南花鼓戏五更调唱起来需要较高的技巧,然而这难不倒韦忠秀,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四周的歌友也渐渐被这个身形娇小、歌艺过人的贵州姑娘深深折服。

  近年来,越来越多专业音乐人加入赓续山歌薪火传承的队伍中,歌手的跨地流动,在对歌中形成对山歌的新理解,让古老的山歌“潮”起来。他们在原来清唱的基础上增加音乐伴奏;在传统山歌曲调基础上创新编曲、增加声部,改编成合唱作品;丰富、美化山歌曲调,从而使其更易于传播。传唱千年的壮族山 歌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欢迎。

世界杯燃起了全世界对足球的爱,也为人们架起了一座消弭冲突、彼此团结的桥。回溯历史,世界杯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寄托着人类摒弃纷争、心手相连的美好希冀。在随后近百年的发展史中,多元文明不断汇入,参赛队伍越扩越大,如今世界杯走入卡塔尔,再次创造多个“第一”:第一次在北半球冬季举办,第一次在中东国家举办,第一次有女裁判执法比赛……一个个“第一”向世人证明,不同信仰与文化都能交融于大力神杯,世界杯代表的体育精神与人文价值,是全世界共通的情感和价值火花。

“现在都说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是‘诸神的黄昏’,但我会记得,2006年德国世界杯是上一次‘诸神的黄昏’,是60、70后球星的集体告别。”于远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当时足坛群星荟萃,30岁的罗纳尔多和舍甫琴科、34岁的齐达内和内德维德迎来世界杯“最后一舞”。年仅26岁的小罗(罗纳尔迪尼奥)不会想到,4年后他因“体能和积极性不合要求”落选国家队大名单,31岁的贝克汉姆2010年因伤病错过机会,2006年无奈成为他的最后一届世界杯。

高中三年,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高考分数只相差5分,意向又都是留在省内,最后被省内同一所大学录取。虽然专业不同,男寝宿舍却在相邻一栋。

显然没有,这届世界杯也被称为东道主最弱的世界杯,卡塔尔对阵厄瓜多尔时,双方实力差距甚大,卡塔尔被按在地上摩擦,作为东道主被别人打得这么惨,卡塔尔球迷也是捂着眼睛不敢看。

通过比赛,去激发人民向往自由的渴望,去弥合人群矛盾的裂隙,去鼓舞万千同胞的精神。

西葡大战,C罗戴帽封神!这个进球将永载世界杯史册!

林维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