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乌梅饮”是不是酸梅汤?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19 07:28:02

  严格来说,医院的“乌梅饮”和酸梅汤并不是一类饮品

  随着夏季来临,酸梅汤开始热销,不少中医类别的医院也成为了网红打卡点。但事实上,医院推出的一般叫乌梅饮,只是各家版本及配方不同。专家表示,虽然两种饮品中都以乌梅为主料,但不是一类饮品。酸梅汤和乌梅饮比较适合夏季出汗多、口干、胃口不好的人,但有实邪者忌服,胃酸过多者慎服。脾胃虚寒的人、孕产妇人群不宜多饮。

  通讯员 杨璞 扬子晚报/紫牛新 闻记者 吕彦霖

  清末民初学者徐珂在其所著的《清稗类钞》中,对酸梅汤做了较为详细的记载:酸梅汤,夏日所饮,以冰为原料,屑梅干于中,其味酸。京师卖酸梅汤者,辄手二铜盏,颠倒簸弄之,声锵锵然,谓之敲冰盏,行道之人辄止而饮之。

  这里使用的梅干就是乌梅,乌梅是蔷薇科植物梅干燥未成熟的果实,刚摘下来的时候还是青梅,经过40℃左右小火炕焙2到3天,等梅子六成干燥,果肉变为黄褐色,并出现皱皮,再焖2到3天,颜色变成黑色,这时的“青梅”就变成了“乌梅”。

  为什么中医类别医院开出的多叫“乌梅饮”,而不叫“酸梅汤”呢?如果放在古代,虽然两种饮品中都以乌梅为主料,但是还真不是一类饮品。

  南京市名中医、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中医师颜延凤解释,开过中药的人都知道,一般中医开出的方剂又叫做汤剂,很少叫饮剂。喝汤药,一般是一天喝两次或三次。但饮因渴而设,像喝茶一样,所以多有茶饮之称,一般夏天最适合喝饮剂。

  其实在宋代,“酸梅汤”和“乌梅汤”就非常接近了。南宋末年学者陈元靓在其所编的《事林广记》中记载了“乌梅汤”的做法:先将乌梅捣烂,加入各种中草药、香料等,熬制成膏,贮存在瓷瓶里。饮用时可以用热水或冷水冲化,形成浓淡适口的消夏饮料。还可以将砂糖换成蜂蜜,味道更佳。

  到如今,各家中医类医院推出的“乌梅饮”继承了古代中医的习惯用语,与餐饮店出售的酸梅汤相比,两者的配方已经非常接近,但是医院版的更为考究一些。

  “以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版的‘乌梅饮’为例,主要为袋泡茶饮,由乌梅、甘草、山楂、陈皮、薄荷组成,有生津止渴,祛湿除烦等功效。方中用夏季的应季药材薄荷代替了传统酸梅汤中主要在秋季采集的桂花等。”颜延凤介绍,薄荷性辛、味凉,主要功效是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临床上主要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风疹、麻疹、胸胁胀闷等病症。对于肝气胆火郁结作痛,或肝风内动,引起的头疼、目疼,鼻渊、鼻塞、咽喉肿疼、肢体拘挛作疼,也都适合用薄荷。(扬子晚报)

  海狮宝宝在1月3日凌晨2点52分出生,雌性,出生时体重4.2公斤,体长60厘米。为了让海狮妈妈有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乐园为它们准备了“海狮月子中心”,给海狮妈妈提供专属“月子餐”,确保海狮宝宝可以得到充足的母乳喂养。

  虎牙公司CEO董荣杰在1月16日举办的公司线上年会回顾了过去一年的成绩,并对2023年的行业格局以及业务发展方向进行了分享。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一级巡视员王鹤云在致辞中指出,河北冬季旅游资源丰富,冰雪、温泉、民俗各具特色。特别是张家口作为2022北京冬奥会的承办地之一,已经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冰雪旅游胜地,京张高铁的开通运营更是让京津和全国民众到张家口旅游更加便利。这次,河北在北京举办“冬季游河北”主题宣传活动,发布全省冬季旅游主题活动、特色产品线路、惠民便民措施,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民众到河北旅游的热情,繁荣冬季旅游市场,助力“打卡旅游休闲打开欢乐春节”成为节日新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年行动纲要清晰地阐述,既需要关注认知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关注社会情绪能力。因为社会情绪能力能保证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悦纳自己,跟他人和谐相处,跟世界和解,不断获得幸福的能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介绍,“2021年9月7日,OECD向全球公布了一份重要的研究报告,揭晓社会情绪能力研究项目首轮测评结果。从世界范围看,我们都要充分认识到,对儿童青少年的培养要从认知能力的关注转向社会情绪能力的关注。”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称,乌克兰政府应对这起致命的爆炸事件负责。

  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如何科学应对极端天气对农业的影响、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刘琼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