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宁夏丨科技为“小红果”插上腾飞翅膀

来源: 台海网
2024-06-17 14:40:02

  “行进中国”调研行

  活力宁夏丨科技为“小红果”插上腾飞翅膀

  人民网“行进中国”宁夏调研采访团

  从“保温杯里泡枸杞”的传统吃法到枸杞原浆、锁鲜枸杞等新产品的研发与市场投放,科技创新让宁夏“土特产”枸杞有了更多新形态,迎来了新机遇。

  在百瑞源枸杞研发中心的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忙着提取枸杞红素,进行实验室阶段的片剂产品应用转化。

  “研发中心由2位院士领衔,形成了以宁夏枸杞新品种培育、枸杞加工工艺技术研究、枸杞功效物质基础研究、新产品研发为主的国内枸杞行业技术研发团队。”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万亮表示,企业先后创新推出了锁鲜枸杞、枸杞原浆、枸杞保健食品等七大类70多种枸杞精深加工产品,带动枸杞产业摆脱了低质低效发展的困局,蹚出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迎来供销两旺。

  通过科技赋能,一粒小枸杞的功能附加值会产生倍增效应,这对助推枸杞产业的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在宁夏中宁县,一场关于“盐碱地栽培枸杞模式”的试验已进行多年。在百瑞源种植基地,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的“增碳隔盐”试验田 里,新栽的枸杞苗长势正旺,漫步枸杞田,火红的头茬枸杞果挂在枝头,娇艳欲滴。

  “以前这里土地盐碱成分太高,种植不了枸杞和其他农作物,近几年我们进行改良,已经初见成效。”郝万亮说。先在沟底铺设20厘米厚的玉米秸秆,再在两侧铺设棚膜。打好基础后,铺上1/3的粗砂,最后将挖出的土壤加入一定比例的牛粪,充分混合改良后回填。这种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开发的技术被称为“增碳隔盐”,在降低土壤盐分的同时,可以改善作物根系环境以提升土壤肥力。

  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研究员刘娟说,“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能够拓展我们枸杞产业的发展空间。唯有不断通过科技创新为枸杞产业赋能,才能解决枸杞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截至2023年底,宁夏枸杞保有面积32.5万亩,鲜果产量32万吨、加工转化率35%,精深加工产品涵盖功能饮品、保健食品、休闲零食等10大类100余种,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290亿元。

  上世纪50年代,陆柱国被调入八一厂当编剧。“文革”之前,他写的电影剧本有《最后一个冬天》《海鹰》《战火中的青春》《独立大队》《雷锋》等,不少作品拿过奖。

  “国民党几十年在四川,都没把铁路修起来。共产党一到,很快就动员人民修起来了,一下就把共产党人在革命成功以后立刻关心人民搞建设写活了。他的目光、视野,一般编剧做不到。”郝在今说。

  这八位专家中,张伯礼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2020年初,作为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奔赴武汉,投身抗疫一线。

  “由于奥密克戎极高的传染性,未来几个月,会出现大规模人群在同时期感染。”前述公卫专家表示,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第一责任人,同时要保护好老年人群。

  11月17日,江苏昆山的赴日招商小分队就随苏州包机赴日本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这是时隔三年,昆山招商人员再次与日本客商坐在圆桌前会谈。当地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昆山累计外出招商173次,其中“一把手”带队54次,占比达31.2%。

  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的棋牌室生意出现80%左右的下滑,酒店营收更是断崖式下跌。为此,酒店清洁员数量从此前的5人降低为3人。今年春节后,出于节省成本考量,她试着将工资从2600元/月调低到了2400元/月,即便如此,两天内依旧招满了员工。

杜品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