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经“小三通”返乡祭祖:血脉亲情永远斩不断

来源: 能源网
2024-06-22 00:11:14

  中新社福州4月4日电 题:台湾青年经“小三通”返乡祭祖:血脉亲情永远斩不断

  中新社记者 闫旭

  从高雄坐高铁到台北,乘飞机到马祖,再经两岸“小三通”航线到福州马尾琅岐,这段不到12小时的路程,台湾青年陈冠霖却花了二十几年时间才鼓起勇气迈出。

  “其实从‘两马’(马尾—马祖)航线开通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条航线可以回家,但不知这一趟会有多远、多困难。”陈冠霖对中新社记者说,从那时候起就一直想着、想着,应该要回家看看,今年终于付诸行动。

  今年清明节前夕,往来两岸祭 祖扫墓、走亲访友、短途旅游的民众增多,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也自4月1日起加密往来班次。

  记者在马尾琅岐对台客运码头的候检大厅,偶然遇到结束三天探亲祭祖之旅、正准备经马尾琅岐—马祖客运航线回台湾的陈冠霖。短短三天的福州之行,令他百感交集,也坚定了明年清明节要带父母一起回来祭祖的想法。

  陈冠霖告诉记者,他的祖父是马尾琅岐镇云龙陈厝村人,出生于1921年,20岁时到了台湾,自此与故乡隔绝40余年。台湾刚开放赴大陆探亲时,爷爷奶奶思乡心切,曾辗转回到福州,飘洋渡海,旅途艰辛不已。

  “我父母对于回家乡的印象还停留在那时候,所以他们不敢回来。这次我回来发现,跟我当初从爷爷口中听到的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陈冠霖感触尤深。

  爷爷在世时喜欢下厨,陈冠霖从小吃红糟肉、燕丸、海蛎饼长大,自从爷爷去世后二十几年没再吃到。令他惊喜而感动的是,这几天回到福州,竟然又吃到熟悉的“家乡味”,“对爷爷的怀念一下子全部涌上心头”。

  陈冠霖多次到大陆旅游,却第一次回到自己的故乡。他说,近乡情怯,跟亲人第一次见面颇为紧张,聊几句却立刻有了久别重逢的感觉,“很热络,彼此有说不完的话”。陈柏霖也跟父母视频连线,让他们跟家乡素未谋面的兄弟姐妹、叔叔伯伯们打招呼,“大家约好明年相聚”。

  陈冠霖告诉记者,他是宗族里第三十六世子孙,这次祭拜了一两百年前的祖先。跟族人一起带上供品,清理坟地,锄草、培土,折一枝松枝带回家插在门口,慎终追远、认祖归宗,有“终于找到自己的根”的感觉。

  返台时,宗亲一直送陈冠霖到琅岐客运码头,叔叔拍下他们依依不舍的身影。陈冠霖收到照片,深受感动,“我们都是同支血脉相连的,过去不得已分隔两岸,但亲情永远斩不断”。(完)

  信长星指出,全社会都应该更加理解、尊重和关爱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一线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多措并举提供更多遮风挡雨、休息歇脚的地方,共同努力让城市更美丽更文明,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从东道主派出的部队规模来看,海叔感觉此次三国联合海上演习的规模未必会超过首届。能够明确的是——从2019年11月的首届“光环”演习,到2023年2月17日至27日预期举行的第二届演习,南非、俄罗斯、中国三国联合演习未来有可能逐渐固定化。

  消费领域,以宁波为例,去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3%,比全国高出5.5个百分点。其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9.7%,新能源汽车增长80.3%。

  当《英雄母亲的一天》在春晚舞台上上演时,还是孩子的郑猛津津有味地守着电视机。“那时可看的东西少,基本上一进腊月就开始盼着春晚,确实也不会让你失望,尤其是那些相声、小品,把你逗得哈哈大笑。”如今已经是喜剧评论人的郑猛回忆着自己的春晚情结。

  马季是把相声从舞台推向电视的关键人物。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业已成名,当80年代电视在中国普及开来时,他便思考把相声由听觉艺术改造为视觉艺术。1984年春晚上大放异彩的《一个推销员》,便是他尝试的成果。人们后来习惯叫这个作品为《宇宙牌香烟》。

  为何“笼上牢丸”是蒸饺类的食品而不是肉馒头?这样的推测是有理由的。《饼赋》中是将馒头和牢丸分为不同类别的食品来记述的。束皙将两者分而述之,也许是基于有没有发酵这一点来看的。“牢丸”的皮极薄,是没有经过发酵的缘故。没有发酵过的面团越厚就越硬,口感也越差,将皮做得尽可能薄,是美味的关键。

陈如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