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又当“爸爸”

来源: 金羊网
2024-06-21 04:52:17

  中新社武汉6月20日电(记者 马芙蓉)世界首头在全人工环境中成功繁育的长江江豚“淘淘”,近日又喜获“爱子”。武汉白鱀豚馆20日召开媒体见面会,介绍“淘淘”及其子最新情况。

  “淘淘”于2005年7月5日在武汉白鱀豚馆出生。今年6月9日,“淘淘”迎来第三个孩子——一头雄性小江豚,编号“F9C24”;此前两个孩子分别是4岁多的大儿子“汉宝”,即将满两岁的二女儿“小久久”。

  “长江江豚寿命一般在20岁至25岁,按此推断,‘淘淘’处在中年向老年过渡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郝玉江表示,“淘淘”又一次繁衍后代,意味着其整体状况还比较健康。但不容忽视的是,“淘淘”身体部分指标已呈现衰老迹象,出现老年斑、食欲减退等情况。

  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特有淡水鲸豚类动物。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探索建立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饲养繁育三大保护策略,实现长江江豚从种群持续下降、濒临灭绝到止跌回升的转变。

  “淘淘”及其后代是人工饲养繁育保护策略的亲历者。经过摸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构建起人工环境下成熟的饲养繁殖技术体系。目前,武汉白鱀豚馆饲养着12头长江江豚,其中5头为人工环境下繁育,包括3头二代江豚。

  在郝玉江看来, 长江江豚保护逐渐从“拯救保种”转入“种群恢复”阶段,当前仍需通过优化保护策略、创新保护技术、提升管护能力、推动全民参与等措施推进保护工作。(完)

  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位于三里屯酒吧街的月色酒吧时注意到,酒吧仅窗边座位有消费者,店内其他座位处于空闲状态,相比于之前的人头攒动,人流量明显下滑。对于腾退一事,月色酒吧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店铺在2022年12月25日收到腾退通知,但目前尚未接到后续具体整改方案。

  <strong>鲍威尔继续打压降息预期</strong>

  昨天,受冷空气影响,北京大部地区出现4级左右偏北风,阵风风力较大,下午起风力减弱。今晨,北京寒冷持续,5时,南郊观象台气温仅有零下7.3℃。

  留在岛上的,除了少数经营者外,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年人,他们大多行动不便,子女也不在身边,这些人是民警在春节期间重点关注的对象。

  一、尸体发现情况

  借文物之形,传文脉之火,是《古韵新声》的创新表达。《古韵新声》以文物为抓手,深入展现春节传统,激活文化里的文明密码。如女子群舞《桃花源》运用AR视听技术手段,带领观众踏入明代画家仇英的《桃花源图》,沉浸式体验“移步易景”的“桃花源记”。运用新视听技术手段,探索新呈现方式,《古韵新声》不仅打造了喜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也从历史文脉、历史细节中找到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感,让观众产生共情。

陈伟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