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侨眷的繁忙端午:美食店生意旺 东南亚风味粽走俏

来源: 舜网
2024-06-11 04:15:49

  中新社南宁6月8日电 题:广西侨眷的繁忙端午:美食店生意旺 东南亚风味粽走俏

  作者 韦佳秀

  印尼蕉叶烤粽、印尼三角粽、印尼炸春卷......临近端午,印尼侨眷魏朝霞开在广西南宁的“陈记印尼风味小吃店”生意比往常更加红火,近几日,来店里购买印尼烤粽的顾客络绎不绝。

  “我的手艺是从小吃出来的。”魏朝霞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每年端午节的饭桌上,中国传统肉粽和印尼烤粽必不可少,各类印尼小吃成为她饭后的零嘴。

  “粽子里包着各式食材,也包进了生活的酸甜苦辣。”魏朝霞说,小时候家中生活艰苦,只有过节时才能吃到母亲亲手制作的粽子和糕点。

  据魏朝霞介绍,印尼烤粽工序比传统肉粽复杂些,要先用红葱、胡椒、豆蔻等腌制好肉末,加入虾米和干贝炒制,将其包入煮熟的糯米中,“再将糯米饭和肉馅用香蕉叶包成枕头状或圆条状,绑结实后在炭(柴)火上烧烤”。烤好后,外层的糯米略带金黄色,因为融入了香蕉叶的清香,口感独特。

  近年来,人们更加注重健康饮食,魏朝霞在制作印尼美食时也适当做出了调整。“在食材上,我保留印尼的做法,调料上少盐减糖。”魏朝霞称,调整口味后的印尼美食更受欢迎了。

  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搜索,看到由自媒体博主拍摄的有关魏朝霞店内小吃的短视频获上万点赞。“很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魏朝霞说。

  “陈记印尼风味小吃店”所在的北湖南路社区,是南宁市区内归侨侨眷最多的聚居地之一,辖区内现有归侨侨眷1320余人,其中以印尼、越南华侨居多。魏朝霞说:“每年端午节,社区街坊邻居都会拿出拿手菜,围成一桌一起过节。”

  在近日的聚餐中,魏朝霞与其他归侨侨眷制作了一个包括中国长寿糕、越南春卷、印尼九层糕、泰国椰汁西米糕等各式糕点的“团圆”拼盘。她说,“我们这群人见证生活越过越好,大家心里都甜得很”。

  走进北湖南路社区路口美食街,记者看到,20余家东南亚风味小吃店都人气颇旺。这些店铺均由该社区归侨 侨眷经营。

  北湖南路社区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李雅芬介绍说,社区辖区内有原南宁华侨服装厂和原华侨印刷厂,是在特殊历史时期为安置归侨而创办的侨资企业。随着这些企业改制,社区申请开设美食一条街,帮助原来曾在企业工作的归侨侨眷们可以开设店铺有所经营。

  今年58岁的越南归侨马水琼即在此开了一家越南小吃店。马水琼擅长制作越南卷筒粉、越南春卷、越南四方粽。她表示,“端午节这几天,越南粽的销量翻倍”。(完)

  变化:塑造投资新生态

  敖然介绍称,2022年在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下,游戏出海所面临的海外市场环境也出现了变化,海外部分国家加强对于进口游戏监管、地缘政治和国际冲突加剧出海风险、全球性的通货膨胀、汇率波动等问题给我国游戏企业出海带来了新的挑战。

  歌声润乡村,不光贾明兰变了,整个马兰村都变了。村子里建起了月亮舞台,修好了音乐广场,不仅有马兰小乐队,还成立了马兰艺术团和马兰秧歌队。逢年过节,四野八乡的演出邀请一个接一个。闲时载歌载舞,日子活力迸发。乡亲们都说,物质上富裕、精神上富有,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据全国台联提供材料显示,“冬令营随手拍我眼中的内蒙古”台胞短视频计划陆续发布在B站、抖音、小红书、今日头条等青年喜欢的社交媒体上。(完)

  如何在减轻课外培训的同时,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如何在降低师生负担的同时,做好评价与互动;如何更好遵循教育规律,探索大规模因材施教的可能……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数字教育工作在厚积累与广实践中,为提升教学质量、探索精准育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诸多参考。

<strong>  “北扩南进”新疆冰雪产业驶入快车道</strong>

黄怡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