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新书首发并输出俄文版权

来源: 能源网
2024-06-22 04:34:30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记者 应妮)《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新书首发暨俄文版版权输出签约仪式20日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举行。

  该书回顾了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攻关之路,反映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在国力极度薄弱,工业基础、科技基础几乎空白,科技人员非常短缺的艰苦条件下,老一辈革命家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英明决策,老一辈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工人等无私奉献、奋力拼搏,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空间、赢得时间的故事。本书从国际背景、国内环境、中国领导人决策过程、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努力过程、指战员和工人等全力配合等多维度,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原子弹的诞生过程。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董事长钱天东表示,作者凭借其多年中国科技史研究、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科学家精神研究等基础,参阅大量参考资料,用一年时间完成书稿创作。为进一步提高本书质量,我们特邀胡思得院士担任主审,他对书稿进行了多轮的细致审读,提出很多中肯意见,并逐条和我们讨论。

  作者荣正通介绍撰写过程的最大困难在于史料考证,相关历史细节或者缺失或者内容不一致,在请教相关专家和亲历者之后,厘清了一些历史细节,纠正了不少参考资料的错误。他认为这本书的创新之处,一是以学术研究的态度写通俗读物,追求内容可信;二是强调国际视野,从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看中国核武器发展历程。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李景既是中国研制原子弹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后来也成为该领域管理者,再到后来参与中国和平发展核能工作,对中国之核饱含 感情。他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该书的史料价值和当代价值,认为该书全景式展现了中国研制核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既有宏观视野,也有生动描述。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陈华栋希望《为国铸盾》一书能启发读者思考国家的担当、思考个人的使命,从而进一步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怀。(完)

这一路

  广东省统计局表示,2022年,广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运行韧性彰显,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民生保障持续加强,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2/2869607267.jpg" alt="新华全媒+丨镜头里的中国年:致敬坚守岗位的你" />

  郑红森说,平时自己不太掉眼泪,每次都是咬着牙把眼泪憋回去。但前些年有次大年初一巡线,一辆绿皮车驶过,一个和他女儿差不多大的小姑娘用方言朝他喊了句“警察叔叔过年好”。这句普通的问候却触动了自己,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这些年亏欠家人的一幕幕全都涌到心头,好一阵儿才缓过劲儿来。

  与美国其它大型科技公司一样,“字母表”在新冠疫情期间迅速扩张。截至2022年9月底,公司拥有近18.7万名员工,比一年前多出3.7万人。但受利率上升和总体经济形势不佳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字母表”的业绩并未随之水涨船高。财报显示,“字母表”2022年第三季度的利润为139.1亿美元,较前一年同期下跌27%。公司该季度的营收为690.9亿美元,较前一年同期仅上涨6%,创下疫情暴发以来的最低增速。

  春节前夕,刚搬进新家的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太平镇大河村村民忙着将“九大碗”菜品端上桌。(芦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张俞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