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点上方延续震荡!六大机构这样布局

来源: 百度新闻搜索
2024-06-17 03:20:44

  6月第二个交易周,A股三大股指延续震荡态势,周五的集体上涨使得沪指收复3000点关口。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政策进一步发力、经济上行斜率抬升之前,后市或将以结构性行情为主,政策预期升温或对市场形成支撑。

  对于后市配置,当前机构对于“科特估”关注度明显升温,但强调短期行情要把握好交易节奏;红利资产长期逻辑仍未打破,待拥挤度进一步回落后考虑布局;以沪深300为代表的绩优成长板块具备性价比,其持续创造自由现金流、提升股东回报的能力也会带来长期投资价值。

  影响后市投 资大事件

  5月社融存量增速保持8.4%较高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6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继续保持在8.4%的较高水平;5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3%;1-5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为历史同期较高水平。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1.85万亿元,同比增长7.0%;狭义货币(M1)余额64.68万亿元,同比下降4.2%。

  国务院国资委启动第三批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

  6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启动第三批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在工业软件、工业母机、算力网络、新能源、先进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方向组织中央企业续建3个、新建17个创新联合体。据悉,完成第三批布局后,共21家中央企业牵头建设24个创新联合体,全面带动高校院所、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等产学研用各类创新主体,加快完善产业创新组织机制。

  证监会优化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

  据证监会6月14日消息,近日证监会对《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证监会公告〔2015〕12号)进行修订,进一步优化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现就《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更好发挥两地基金互认机制的积极作用,本次规则修订拟从两方面进行优化:一是将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由50%放宽至80%;二是允许香港互认基金投资管理职能转授予与管理人同集团的海外资产管理机构。

  机构后市投资观点

  当前A股正处于现实验证驱动的阶段,价格信号依然偏弱,外部信号仍趋复杂,政策信号有待明确,市场的存量博弈和配置保守化特征更加明显,且各行业内部的个股分化大于行业之间的板块分化。当前以沪深300为代表的绩优成长板块具备性价比,其持续创造自由现金流、提升股东回报的能力也会带来长期投资价值,重点关注银行、机械、家电、电子、新能源等制造业龙头,产业周期筑底企稳的医药以及港股的互联网和消费龙头。

  “科特估”短期行情“买预期,卖兑现”,把握好交易节奏。科技和出口链中稀缺高景气的Alpha资产继续保持配置,科技中主要是算力龙头、AI手机、汽车IT,出口链中主要是品牌力提升的个股。港股方面,其和A股三季度可能都是震荡市,继续围绕着Alpha布局,重点关注港股高股息和互联网的投资机会。

  对于A股而言,美联储首次降息时点来临之前,市场整体上均处于降息预期交易过程之中,有利于全球配置资金的流入。6月以来,红利资产及微盘股交易拥挤度出现一定程度下行,市场出现了“杠铃”扩散的阶段性交易行情。当前来看,各类主要资产交易拥挤度已从高位回落,红利资产长期逻辑仍未打破,“科特估”政策预期催化下,“杠铃”策略有望延续。

  博时基金:待拥挤度回落后考虑布局红利板块

  稳增长政策持续落地下,A股沪指站稳3000点,后续下行风险较小。在政策进一步发力、经济上行斜率抬升之前,指数同样缺乏大幅上行动力,后续或将以结构性行情为主。结构方面,中期仍看好红利板块,待拥挤度进一步回落后考虑布局,同时继续考虑沿着稳增长政策和产业趋势交易,看好有色、汽车、食品饮料、医药、通信、电子、非银等板块。

  财通基金:政策预期升温或对市场形成支撑

  由于市场缺乏共识性主线吸引增量资金进场,短期内可能延续指数缩量震荡、行业轮动的格局,但中期预计震荡偏强。政策预期升温或对市场形成支撑。行业配置上,建议关注与宏观相对脱敏的主题行业及经济结构性亮点领域,重点关注以下四条线索:一是全球产业周期共振的AI产业链;二是确定性较高的出口链机遇;三是高股息行业仍值得长期配置;四是阶段性关注顺周期类资产机会。

  德邦基金:结构性修复的状态仍在延续

  目前结构性修复的状态仍在延续,无论是海外流动性还是国内流动性,均在趋势性放松,或将对科技成长方向有明显推动作用。行业方向上,建议积极跟进真科技方向,一方面是国家主推的新质生产力,目前主要集中在半导体、新能源、AI等方向;另一方面是政策持续落地的方向,包括车路云一体化、大基金落地催化的半导体等,从估值相对较低的板块寻找修复方向。

责任编辑:杨红卜

  过去几年,直播电商无论从用户规模还是成交规模来看,都在飞速增长。传统电商用户和直播电商用户规模差异逐渐缩小。根据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2年 12 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8.45亿,比上年同期增长319 万,占网民整体的79.2%;与此同时,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5.15亿,比上年同期增长5105万,占网民整体的48.2%。

  据《韩民族日报》报道,在2021年的这次研讨会上,部分韩国学者认为,韩国网络空间中显露出的“厌华”情绪大体上是基于认为“中国怀有侵略韩国的野心”而形成的危机感和不安感。

  13日上午,浙江省党政代表团瞻仰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认真聆听讲解,细看图片实物,追忆峥嵘岁月,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党政代表团表示,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奋斗艰苦卓绝,百年巨变举世无双,要结合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彰显学深悟透、感恩奋进、实干争先。

  蒙古国位于中高纬度的内亚草原,全境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雪上加霜的是,天然的地理位置、全球气候变化等原因,让这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变得更加恶劣。

  2020年11月,一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东亚内陆气候越过临界点变得骤热干燥》中提到,过去20年间,以蒙古国为中心的东亚内陆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浪-干旱”并发现象,这一变化明显超出了自然变化范围,并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土壤干燥加速了当地的高温,高温又加剧了土壤水分的下降。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张悦 环球时报记者 谷棣]当中国和韩国多地4月中旬被发源于蒙古高原的沙尘暴笼罩时,又有韩国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韩国是中国环境污染受害者”,这一幕自然让人想起一些韩国人近年来屡屡“归罪”中国的做法。与此同时,多家韩国和国际机构的民调均显示,韩国民众对华好感度下降,特别是一些自称“进步”的年轻人“厌华”情绪相对更强。《环球时报》“中外民间交流系列观察”栏目组就此话题深入采访后发现,部分韩国人对华心态上的变化反映出他们尚未适应中国的快速发展及随之而来的地位变化,仍固守原有利益观和优越感,这使得他们在与中国人交往时高度敏感。中韩建交今年已是第31个年头,两国之间多领域的友好合作有目共睹,但韩国民间对华认知出现偏差让双方重视两国关系发展的人士感到遗憾,并期待通过促进交流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陈伟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