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中国经济数据释放了哪些信号?

原标题:5月份中国经济数据释放了哪些信号?

色天堂下载链接,松下纱荣子车牌有哪些-XCnQc1mNVHj1SM-5月份中国经济数据释放了哪些信号?。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题:5月份中国经济数据释放了哪些信号?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魏玉坤、潘洁、周圆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随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

  “新华视点”记者梳理已公布的主要经济指标,深入多地感知经济发展脉动,解读5月份中国经济释放的信号。

  “稳”的基础继续夯实

  5月份以来,跨国公司加快在华投资布局:山姆会员商店落户广东中山,开市客(Costco)大陆首家带加油站的会员店亮相江苏南京,GE医疗增投3.8亿元用于上海基地建设……

  “我们将在上海基地加大智能制造、绿色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力度,深化与上海浦东合作,促进更多诊断药物创新成果合作和转化。”GE医疗诊断药物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欧凯文说。

  投资考虑的是中长期因素,看重的是经济发展基本面。已公布的主要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大盘保持稳定,回升向好态势更加明显,充分印证了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支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运行稳健。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3.7%和8.6%,分别比上月加快1.4个和0.6个百分点。前5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

  值得注意的是,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外贸延续4月份的向好态势,5月份增速进一步加快。路透社援引有关专家分析称,到目前为止,出口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亮点,中国外贸的竞争力非常强。

  保持就业和物价稳定是经济企稳的重要标志。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保持温和上涨。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就业基本盘不断夯实。

  从行业和企业表现看,稳中向好态势也 在巩固:

  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九成地区、八成行业、近六成产品实现同比增长;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2,高于2023年同期水平;技术创新型企业经营活力指数同比增长22.7%……

  部分指标向好的背后,是增长动能的积蓄,更是发展底气的彰显。

  不过,在坚定发展信心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头脑。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有所上升,国内有效需求仍显不足。“但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说。

  “进”的动能成长壮大

  5月份以来,随着经济内生动能加快修复,人流、物流要素流动更加活跃,中国经济循环逐步改善,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看生产供给,转型升级持续推进——

  路上,自动驾驶观光车、无人清扫车安静驶过;水面,无人船轻轻划向指定地点清洁水面;空中,无人机正在进行安全巡逻……在安徽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园区,智能网联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放眼全国,随着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中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持续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壮大。

  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5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增速连续10个月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

  智能制造表现亮眼。5月份,3D打印设备、集成电路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6.3%、17.3%,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5%、19.7%。

  看市场需求,新消费业态活力不断释放——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5月份,快递业务量完成147.8亿件,再创新高,成为消费持续恢复的生动写照。

  中国消费市场运行稳中有升。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其中商品零售额、餐饮收入分别增长3.6%、5%,增速分别比上月加快1.6个、0.6个百分点。

  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0.2%、16.6%、12.9%;前5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5%……中国市场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法新社日前报道称,5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高于此前接受彭博社调查的分析人士所预测的3.0%,“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不确定性后,中国的消费者大军正在重整旗鼓”。

  积极效应进一步释放

  6月19日,在科创板迎来开板五周年之际,证监会宣布推出“科创板八条”。此次改革将健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股权激励、交易等制度机制,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此前,6月14日,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在北京证券交易所首次发行,发行规模达350亿元。自5月17日“开闸”以来,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序推进。

  记者梳理发现,进入二季度以来,各领域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各地加快落地落细政策措施,着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作为扩内需重点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迎来新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介绍,截至目前,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体系已经构建完成,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循环利用、标准提升等4个方面行动方案出台,31个省(区、市)都印发了本地区实施方案。

  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商务部等九部门日前发布《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提出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高质量发展等多项举措。

  随着政策逐步落实到位,积极效应进一步释放,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信号鲜明:

  夏粮有望再获丰收。截至6月18日,全国夏粮小麦收获进度已达96%,“三夏”小麦机收任务基本完成。

  消费活力持续释放。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1亿人次、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和8.1%。

  房地产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5月中旬以来,有关部门和地区进一步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记者近日在上海、浙江、四川等地采访发现,伴随新政逐步落地,一、二线热点城市成交日趋活跃,市场反应积极。

  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6月14日世界银行发布中国经济简报,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3个百分点。

  国际市场人士也捕捉到中国经济的积极变化。综合德新社、彭博社日前报道,中国德国商会发布报告称,对于中国的前景,在华德企的看法比去年更加乐观。

  李超表示,将加快推动“两重”(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双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完)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新京报:(2023年1月13日)日本政府表示,已决定今年将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计划。该计划合理吗?安全吗?.phtm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