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雷米·艾融:法中绘画艺术如何相互影响?

来源: 百度新闻搜索
2024-05-30 12:26:38

  中新社杭州5月28日电 题:法中绘画艺术如何相互影响?

  ——专访法国著名画家、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

  作者 张斌 童笑雨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两国在绘画艺术层面的交流起步较早。18世纪,法国艺术创作曾掀起“中国风”;100多年前中国就有徐悲鸿、林风眠等画家赴法留学。在绘画艺术层面,中法两国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当下如何推动两国艺术交流和发展?近日,法国著名画家、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Rémy Aron)接受了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2005年您首次到访中国,至今仍不断推动中法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在您眼里,中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家?您曾在中国留下哪些难忘瞬间?

  雷米·艾融:作为一名法国艺术家,来到中国对我来说是人生中一个非凡的开端。第一次到中国时,我就爱上了这个伟大的国家,一见钟情的感觉从未消退。近20年来,我常常来中国,参访中国的很多城市,在中国办展、参加国际会议和艺术对话。

  对我来说,中国更像是文化和艺术的第二故乡,每次来都有新的发现。我也非常喜欢杭州,这是一座特别美丽的城市,很有艺术气息。

  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中国的艺术家。他们对艺术的专注和执着,十分打动我。而且,中国艺术家在社会中也扮演了多元的角色。在法国,艺术家处在社会边缘,但中国艺术家在做好本职工作、创作好作品的同时,可以将所学传递给下一代,为学生授业解惑。他们可以成为社会活动家,在各地办展、和其他艺术家交流,传播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美。

  中国每年会举办大量各种风格的展览,展示中国艺术界的朝气蓬勃,这非常有利于艺术的发展与进步。可以说,中国画家、我的中国朋友们,是我为艺术和绘画的诗意精神而“战”的最佳盟友。

  中新社记者:18世纪法国艺术创作曾掀起“中国风”;100多年前中国就有徐悲鸿、林风眠等画家赴法留学。中法两国的绘画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雷米·艾融:中国画是一门关于笔墨线条和阴阳明暗的艺术,在法国,油画是重要的艺术形式,色彩鲜艳,它们代表的是不同的艺术、文化理念。

  但可以发现,无论西方的绘画还是中国的国画,作品更多呈现的是艺术家对于自然的观察,只不过中国的绘画从来不只是对自然事物的写实复制,而更重视注入观念、思想、精神意境的形成。

  法国著名画家莫奈晚年画的《睡莲》,名震东西方,这幅名画也受中国画元素的影响。比如画中的睡莲,用线勾出形状,用油画着色,其实这就是中国画的写意法。尤其是画中的垂柳,显然采用的是中国画的传统画法。

  吴冠中是我敬佩的中国画家,他曾在法国深造,作品既融合中西艺术精髓,又植根于中国传统美学,不断给我带来灵感和惊喜,激发我的创作热情。在我的绘画中也有一些中国元素,创作于2007年的油画《峭壁》,就体现出中国画对我的滋养,里面没有我以往作品中呈现的艳丽色彩、大块几何图形,反而是中国画清淡悠远的写意风格。

  中国画帮助我发现,在世界中,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云、石、水,这些都是中国绘画的重要主题,所有这些元素,通过光线和中国画家绘画时的手势相互融合、相互呼应。

  中新社记者:您如何看待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它为什么那么重要?

  雷米·艾融:从艺术家的角度而言,法中两国的友好交流与文明互鉴是全球文明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给予创作养分,也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前行。

  法国许多绘画艺术传统被当代艺术和不以训练为基础的个人创造力所取代,反观中国的艺术教育,仍继续注重师承和实物写生,这一点是法国艺术界需要学习的。

  说实话,我也很担心伴随全球化进程而来的文化全球化,会对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带来负面影响。自19世纪末以来,法国就出现了文化断层,但反观中国,文化、哲学思想等是一脉相承的,还保留着传统文化的根。这也是我一直往返于法中两国,推动两国文化交流的原因,我希望通过两国的交流,帮助法国艺术开新,促进人类文艺的复兴。

  从这一点来看,戴高乐将军在60年前推动法国同中国建交,使法国成为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是非常有预见性且十分正确的。

  中新社记者:巴黎奥运会将于今年夏季举行。在这场体育与文化的盛会中,您认为,中法两国艺术家可以开展怎样的合作,进而借助奥运会掀起中法人文交流新热潮?

  雷米·艾融:2023年,我多次前往中国,在北京、苏州办展。今年我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家合作,打造了一档与艺术、体育相关的栏目,此外我还打造了一个线上画廊,在巴黎奥运会期间,将有约400名画家参与活动,在线上展出作品。

  至于更深层的合作,我认为可以让艺术家携作品互访。中国的艺术家也可以去参观法国的博物馆、艺术馆。今天,我们需要在相互信任、友善和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这与法中建交60周年纪念和庆祝活动相得益彰。

  在中国文化视野中,人类之于自然往往显得渺小,而在西方观念中 ,人类是宇宙的中心。在我看来,这两种关于“人与自然”的哲学思考,正是中西艺术底色有所差异的原因。当各国人民意识到自己的差异时,他们才能进行有建设性的对话。(完)

  受访者简介:

  雷米·艾融(Rémy Aron),法国著名画家、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首批外籍研究员,曾多次在中国举办画展及艺术交流活动,致力于推动两国在艺术与文化领域的交流与互鉴。

  但在新加坡资深外交家马凯硕看来,美国高官访华结果存在悖论。他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这些访问是积极的,因为其让中美之间得以开展对话讨论,以避免两国关系持续恶化;另一方面,这些访问什么都没有改变,美国仍然会试图阻止中国的崛起、阻止中国成为第一。

  “有时候会觉得做电商就像在撞大运,有的产品运气好了,一下就卖爆了,有的产品再怎么努力,就是卖不动。”杨小强告诉记者。事实上,他们豪赌一把的静宁富士,恰好就缺少了那点运气。无论张明霞怎么努力,静宁富士的销量就是上不去。教训太惨痛,赔得不堪回首,“多少钱已经不记得了,反正一仓库苹果先转进冷库,第二年实在没办法,一毛钱一斤的价格卖出去做果汁了。”

  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有关人事任免事项,决定任命陈杰为上海市副市长,免去吴清、郭芳、李政的上海市副市长职务。会议还举行了宪法宣誓仪式。

  5月23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在日方措施公开征求意见期间,中国产业界纷纷向日本政府提交评论意见,多家行业协会公开发表声明反对日方举措,一些日本行业团体和企业也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但令人遗憾的是,日方公布的措施未回应业界合理诉求,将严重损害中日两国企业利益,严重损害中日经贸合作关系,破坏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

  对于中美关系的未来,史密斯认为,美国和中国不能陷入一场各自寻求成为“胜利者”的竞争之中,这样只会导致“双输”,世界也会因此受到极大影响。相反,两国必须找到那些在不侵犯对方核心价值观或利益的情况下可以相互合作的领域,从而实现共同的繁荣。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大众正在投资中国制造商小鹏汽车。”德国《明镜》周刊当地时间26日称,在快速增长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中,大众和奥迪面临着落后的危险,而现在,德国汽车制造商希望通过新的合作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陈慧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