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城”吉林稳步迈向“生态城” 好环境释放新福利

来源: 北青网
2024-06-11 00:12:41

  中新网吉林2月8日电(记者 石洪宇)近些天,在吉林市松花江沿岸,诗朗诵、歌曲、舞蹈、京剧、网红节目正轮番上演。江水徐徐流淌,市民及游客观赏节目,也拍摄北国江城的夜景。位于城区周边的两座世界级雪场,游客畅享着夜滑的快乐。

  实际上,东北地区的冰雪旅游热度与生态环保息息相关。吉林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有“化工城”之称。一直以来,当地持续探索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的平衡之道。这个雪季吉林市凭冰雪旅游“出圈”,好的生态环境开始释放“福利”。

  数据显示,2023年,吉林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8 8.8%,位居吉林省中部城市首位。六项污染物连续三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目前,吉林市生态环境局密切关注着水、空气、土壤等各项指标,每项数字的波动都牵动着环保工作者的心。

  吉林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处长关英杰介绍,当地已历史性地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如115处拦网养殖设施全部拆除,结束了松花湖40年的拦网养殖历史;北大沟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消除了松花江污染的巨大隐患。

  这几天,关英杰看到家乡凭文旅“出圈”的新闻也喜出望外,在朋友圈里转发相关视频和新闻。他曾多次踏访当地主要河流,牵头制订科学方案指导吉林市开展水质提升、水源地保护、畜禽污染防治、劣五类水体治理等专项行动。因此,他最近还获得了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工作者。

  “现在是‘大环保’时代,生态环境承载着很多产业,也关系到更多人。”他边说着,边用图片和文字向记者展示吉林市水生态的变化。

  松花江城区水源地迁移工程,新建水源管线29公里,城乡水源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松花江长白岛段湿地、温德河湿地水生态修复后,引来飞鸟如织;16个工业聚集区污水全部实现集中收集处理。

  吉林市生态环境局介绍,当地水生态环境大幅改善,特别是当地19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创历史新高,实现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减排约1.5万吨、氨氮减排约1000吨。

  关英杰认为,“大环保”格局的背后是整个城市的努力。记者了解到,在这个东北冰雪旅游季,吉林市政府部门、基层环保工作人员、志愿者,以及市民纷纷加入到生态环境保护当中。

  长白岛沿岸设置的行人拦网、观景区域,志愿者协助维护秩序;环保工作人员时刻监测水质;游客和市民观赏松花江飞鸟、在雪屋里围炉煮茶,也都自觉帮助打扫卫生。

  目前,吉林市生态环境局正在拟定工作计划,推动“化工城”的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得到提升。(完)

  “我就是南京大屠杀的亲眼见证者也是受害人。这份痛苦,我记了几十年。”曾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的朱成山清晰记得星云大师这样说。在捐赠油画时,星云大师表示:“这幅画寄托了我的情感。由纪念馆收藏,也是我的心愿。这里是画作最好的归宿,让后人参观,可以起到更大的警示作用。”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得益于良好基本面和有效宏观政策应对,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后经济将实现更快恢复。中国超大市场规模、重要的供应链地位、独特的资源禀赋、科学的经济社会治理、开放的经贸政策等因素,共同改善了中国经济前景,给全球应对通胀、促进贸易、维护供应链稳定等带来更多期待。

  高士涛说,星云大师不顾高龄,亲自护送北齐佛首回家,最终实现“身首合一”,是爱国情怀的具体体现,也促成了河北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

  “团队游和‘机票+酒店’业务的恢复,将进一步带动更多中国人到访。”罗兰预计,2023年将有500万至600万人次中国游客到访泰国,为当地旅游经济复苏带来活力。

  <strong>闪光的思想</strong>

  据悉,1月28日,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在上海松江区沪苏湖铁路松江南站建设现场,175名工人进行管桩静压、筏板钢筋绑扎、桥涵浇筑等作业,确保今年11月具备铺轨作业条件。

许雅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