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微观察丨最温柔的牵挂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03 09:59:47

  “得知这些年来学校越办越好,同学们勤奋学习、热爱劳动、健康快乐成长,我很欣慰。”

  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的学生们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祝他们和全国的少年儿童节日快乐。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中小学课堂,回信勉励各族学生,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参加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等。殷殷寄语、深切厚望,饱含总书记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树立远大志向”

  “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珍惜美好时光,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努力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在给之江小学学生们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孩子们立志成才。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广大少年儿童说:“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

  那一年,一封来自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小朋友的信,习近平总书记读 了好几遍。精心制作的信笺上,绘有港珠澳大桥、金色莲花等图案,一行行工整的字迹写道:“祖国就像妈妈一样,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她会张开温暖的怀抱关爱呵护我们,祖国母亲就是我们的坚强依靠。”

  濠江中学的爱国主义传承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当天,杜岚老校长毅然升起了五星红旗,招展的旗帜下是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孩子们回信时,殷切寄语,“传承好爱国爱澳优良传统,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健康成长,长大后为建设澳门、振兴中华多作贡献”……

  半年后,2019年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如约来到学校看望师生。交谈时,总书记又想到那封来信,“写得很感人,能感觉到你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看着孩子们,总书记说:“三岁看到老,我们培养爱国主义也从小开始。希望你们也经常到内地去走一走,看一看祖国大好河山。学好历史,学好中国的历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爱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激励少年儿童树立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谆谆话语,如暖阳,洒进孩子们的心里。

  “长身体是第一位的”

  大山环抱中,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操场,做完眼保健操的孩子们蹦蹦跳跳。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老县镇中心小学,亲切询问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总书记说:“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

  5个月后,总书记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讲到孩子们的体质,总书记语重心长:“我们的一些孩子体质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营养不良造成的,这些年我们推行免费营养餐,贫困地区孩子们体质增强了,个头也长高了,这个现象很普遍。另一种情况是一些城里孩子,缺的不是营养,缺的是运动。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体育锻炼要区别对待,特别是城市孩子的体育锻炼要搞上去。”

  去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育英学校,看望慰问师生。篮球场上学生们正在打篮球、跳绳,上体育课。

  “这个阶段,长身体是第一位的,身体好了,才能为今后一生的学习工作打好基础。”总书记指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不是要吃得胖胖的,而是要长得壮壮的、练得棒棒的。体育锻炼要从小抓起,体育锻炼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镜”就少一些。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温柔的牵挂。

  “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自己”

  几乎每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同少年儿童一起扶苗培土、拎桶浇水,不时与他们谈心交流。

  2023年4月,在北京市朝阳区东坝中心公园,习近平总书记一边劳动,一边教孩子种树的方法,叮嘱他们从小要热爱劳动,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劳动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叮咛。

  2013年5月29日,在北京市少年宫,总书记蹲下身子同移栽人参果苗的两个孩子交谈。他对孩子们说:“你们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着做,公益的事争着做,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自己。”

  去年在北京育英学校,总书记来到学生农场。看到孩子们拿着水桶、铲子、耙子、毛笔,为西红柿、黄瓜等浇水、松土、除草、授粉,总书记说,很多知识和道理都来自劳动、来自生活。希望同学们从“学农”中感受到农作的艰辛和农民的不易,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珍爱粮食、尊重自然的良好习惯。

  今天的少年儿童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接班人和未来主力军。

  “我们现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30年。你们现在10岁,到时候40岁。国家栋梁啊!”一次植树时,望着眼前的“小树苗”,总书记深情展望美好未来。

  殷殷鼓励与期盼,滋养着少年儿童成长为中华民族参天大树。

  监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兴来 宁黎黎

  执笔丨杨彩云

  视觉丨江雨航

  审校丨程昱 张亚楠

  为了观察技术,刘广经常会跑到东北的一些大农场。“连续三年,农场的收割全是我从东北调的大型收割机。这些收割机收割量大,价钱便宜,每亩地可以给老百姓省二十块钱。其次,它可以降低作物的浪费和损失率”。现在,他成了农场里名副其实的“技术派”。

  1990年出生的卢正冠读了20多年书,自认是个“文艺青年”,喜欢音乐和旅行。但职场等待这位博士的,可不单单是沈阳窗明几净的实验室,还有贵阳山区里的加工厂。

  在所有77、78级大学生那里,几乎都有相同的叙事——恢复高考改变了命运。张铁林也一样,得知大学又恢复招生了,他马上就去填报名表,目的就一个,找个稳当自己也喜欢的营生,不要一辈子卖苦力搬箱子。上学时他喜欢书法和绘画,他曾在电视节目里展示过一张1976年旧报纸上他随手画的素描,没正经学过美术的张铁林,那时候已经画得有模有样。下乡在田间地头干活儿休息的时候,别人吃饼子喝水,他总要拿出个小本,“写两笔画两笔”,虽然这种行为挺招人讨厌,但他实在是喜欢。另外的乐趣就是看电影,农村总放露天电影,他每场都不落,张连文演的《艳阳天》看了有十几遍,白天在麦场上干活,还背着《艳阳天》的词儿,觉着自己就是肖长春了。

  上述消息提到,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制度,出台《石家庄市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实施方案》。《方案》设初级、中级两个层级,凡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新型农民都可以申报相应的技术职称。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打破学历、专业、论文、科研成果等限制,重点考察其技术水平、业绩贡献、经济社会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

  红树林是深圳的“市树”,几乎每个深圳市民心中,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红树林”。作为一个滨海城市,深圳最腹地、最核心的区域几乎都被红树林环绕。这里就是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它处在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之间的缓冲地带,依傍着广阔的深圳湾湿地,成为两地生物交流的重要生态廊道。而公园北边就是人流穿梭的福田中央商务区和住宅区,周末来公园吹吹海风、看各种鸟儿,成了深圳市民们的休闲日常。

  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石妍介绍,近两天冷空气主要影响西北地区和内蒙古等地,不少地方降温4-8℃,局地超10℃。12日降温范围最大,东北大部、华北东部、江汉、江淮西部等地普遍降温6-10℃,局地10-15℃。13日西南地区东部和江南一带也将加入降温的行列。

姚冠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