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升向好趋势稳定!中国助推IMF上调全球经济预期

来源: 新华社
2024-06-11 06:05:17

  据美国彭博社报道,当地时间1月30日,IMF公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将美国2024年的经济增速上调为2.1%,高出去年10月预测值0.6个百分点;将中国2024年经济增速上调为4.6%,比上一次预测高出0.4个百分点。IMF指出,与2023年10月的预测相比,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上调了约0.2个百分点,反映了中国、美国以及大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的上调。

  IMF将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4年的经济增速从去年10月的4.8%,上调至5.2%,并归因于中国经济强于预期的增速。IMF认为,对中国经济增速的上调,反映了2023年中国强于预期的经济增速产生的延续效应,以及政府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建设方面所增加的支出。

  IMF在《世界经济展望》中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在2024年有可能出现进一步的上行,几大因素中包括中国经济复苏速度的加快。IMF认为,中国进一步开展房地产行业相关的改革或提供超出预期规模的财政支持,可能会提振消费者信心,扩大私人需求,在经济增长方面产生积极的跨境溢出效应。

  此前,中国官方对本国经济作出积极总结。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1月17日在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中国5.2%的经济增速,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康义在回答记者有关2024年的中国经济走势问题时说,中国经济长 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在不断积累增多,所以预判2024年的中国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姜跃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上一次IMF对全球经济进行展望时,整体上预期是相对悲观的。去年第四季度,虽然美国经济痼疾仍在,但整体表现仍好于预期;同时,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不断回升向好,主要经济目标圆满实现,对全球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因此,中美两大经济体的表现,成为IMF上调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的重要推动力。

瓦斯检查员赵敬铭手持的“秘密武器”——模具尺,就是矿上技术人员自创出来的。在瓦斯检查牌板上,赵敬铭用记号笔对准模具尺上的长方形开孔,写下“0.04”“20.6”等数字,字体方方正正,犹如电子时钟显示的数字般规范标准,矿工们称其为“时钟字”。

  随着科技发展与进步,该类系统逐步显现出监视范围较广、探测距离较远、定位精确、全天候工作的优势。与红外热像仪等光学装备相比,雷达可在尘土、战场烟雾、阴雨等环境中工作,展现出更强的环境适用性。

  麦琼方说,自己乐于助人的性格是受到外婆、外公及母亲的影响。“他们在我小时候也都经常帮助别人,现在我的孩子们也接过了我的接力棒,去参与公益事业,这也是我想看到的。”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始终本着依法、及时、公开、透明的原则,同国际社会分享有关信息和数据,持续同世卫组织、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分享中国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基因序列,为各国疫苗和药物研发作出积极贡献。在全球抗疫最吃劲的阶段,中国成为全球抗疫物资的大后方,为世界各国抗击疫情提供了坚实保障。得益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充分发挥拥有世界上最完备工业体系的优势,已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数千亿件抗疫物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中国疫苗在全球范围内为提高免疫力和拯救生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力所能及地以各种方式向国际社会提供援助,真正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社会高度肯定中国积极推动国际抗疫合作为全球抗疫注入信心和力量。

  张光亚认为,导致厂家不敢备货的原因是,由于前几年逢年过节时,大量礼盒滞销,导致很多厂家也成了“惊弓之鸟”,无法预料今年春节的市场状况,更不敢放开手脚,去大量生产,结果,导致市场货品的供不应求。

  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951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R&D经费比重为6.32%,比上年下降0.18个百分点,但仍处于历史第二高位,且连续4年保持6%以上的水平,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高度重视基础研究,2022年中央财政本级预算中基础研究支出比上年增长7%,国家实验室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加速推进,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启动建设,取得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创造场强45.22万高斯稳态强磁场等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

冉佳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