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正同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举行会谈并共同主持中巴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

来源: 中文网
2024-06-07 18:10:21

  2024年6月6日,国家副主席韩正在北京同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举行会谈并共同主持中巴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

  韩正表示,习近平主席同卢拉总统去年在北京举行富有成果的会晤,就引领和开辟新时代中巴关系新未来达成重要共识。今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也是高委会机制成立20周年。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巴始终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坚持以合作共赢为动力,不断深化政治互信,加强战略协作,在经贸、金融、农业、科技、航天等各领域合作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树立了南南合作 的典范。

  韩正表示,中国和巴西都是发展中大国和重要金砖国家,拥有广泛共同利益。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巴关系,将中巴关系置于外交优先位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双方应进一步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友好和务实合作,推动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深入发展,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阿尔克明表示,巴中关系超越双边范畴,具有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巴方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愿以两国建交50周年和高委会机制成立20周年为新的起点,同中方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深化和拓展各领域交流合作,将两国关系提升到新高度。巴方愿同中方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密切协调配合,携手维护多边主义,共同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韩正和阿尔克明听取了中巴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贸易、新工业化、政治关系、农牧业、财金政策、基础设施等议题的讨论及11个分委会和中巴企业家委员会的工作汇报,高度评价两国各领域合作取得的积极成果,以及展现出的活力和韧性。

  双方同意要积极全面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认真落实好本次会议成果,继续发挥好高委会机制的统筹协调指导作用,推动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双方同意要以更加务实高效的行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同巴方“再工业化”、新版“加速增长计划”等发展战略规划对接,携手开创中巴互利互惠合作新格局。

  双方同意要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引领全球治理正确方向。

  与许多其他科技公司一样,Salesforce公司的收入在疫情期间蓬勃发展,当时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在家工作,并且更加依赖技术与同事进行远程协作。在一封信中,贝尼奥夫暗示公司在那段时间招聘过于激进。

  此后,梅西发文表示,“非常感谢我的队友以及俱乐部所有人对我的欢迎,我们回来了,期待着与巴黎一起继续去实现本赛季的目标。”

  为了抗疫工作,徐华丽舍“小家”顾“大家”。她把儿女交给父母照顾,每次想念时,只能通过电话聊表思念。孩子们总在电话里问:“妈妈,你还有几天回来呀?”她回答:“妈妈去打新冠病毒小怪兽了,胜利了,我就回来了。”挂了电话,徐华丽也泪流满面,思绪万千。

  助力家乡防疫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5日电 2023年春节将至,假期会有一些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加班工资怎么算?上海人社局发布2023年加班工资日历,1月22日至1月24日加班,要另支付三倍日工资。1月21日、1月25日至1月27日加班,可以给予补休或另支付双倍日工资。你春节假期什么安排?(中新财经)

  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所拥有的强大公共外交功能,使之日益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也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间的学术交流与政府、政党、议会等的交往方式一样在外交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国家间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渠道。“民齐者强”,推动深化国家间民众的相互认知,哲学社会科学在夯实国家关系的友好民意和社会基础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自觉担当起塑造和展现中国软实力的设计者和传播者的责任,不断完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机制,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研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平台对话,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政策主张,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提升国家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通过学术交流,为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传播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研究与传播,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重点,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打造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中国文明形态的理论体系,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独特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世界贡献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文明新形态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张婉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