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发现唐代砖室墓 丰富太原地区墓室平面形状主流形式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6-19 16:14:36

  中新社太原11月28日电 (高雨晴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8日称,当地考古人员在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抢救发掘一批汉至清时期的墓葬,其中唐代砖室墓M23为研究晚唐以来太原地区墓室平面形状的主流形式提供材料。

  上述墓葬位于晋源区赤桥村龙山山前坡地上,该地区属于晋阳古城遗址墓葬区。2020年为配合晋源区龙山大街西段道路建设,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抢救发掘了一批汉至清时期的墓葬,其中唐代砖室墓M23出土器物最为丰富。

  该墓为长方形斜坡墓道单室砖墓,由墓道、墓门、墓室三部分组成,坐北朝南。随葬器物主要集中在墓室西部,共计20件(组),包括瓷器、陶器、铜镜、铜钱、首饰、砚台、漆盒、墓志。

  墓志M23出土了两合墓志,M23∶14为唐代大中四年(850年)所刻,M23∶15是唐代大中九年(855年)祔葬时所刻。

  其中,M23∶14记载墓主为马绶,出自扶风马氏,祖父马峻、父亲马云华均有官职在身,墓主为逸士,有两夫人一妾。马绶于唐大中四年(850年)五月廿七日病故于晋阳县东市纸行私弟,享年57岁,当年十月十一日“创围”;墓志M23∶15记载墓主为马寿,享年50岁,现夫人武氏于大中九年(855年)六月廿二日病故后,女儿为报父母之恩,于十一月九日将张氏、武氏祫祔于“先围”。

  该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常一民介绍,两合墓志记载墓主名字、享年不同。M23∶15墓主名字应是抄错,享年应是漏刻“有七”二字。两合墓志内容高度相似,存在抄刻和抄错现象。人骨鉴定结果显示,墓内只有一名男主人。因此,两合墓志记载墓主应为同一人,名字采用先刻“马 绶”为宜

  常一民说,从已刊布的资料来看,太原地区有明确纪年的太惠妃墓(971年)、尚洪迁墓(949年)、刘珣墓(961年)、王公墓(927年)、王氏小娘子墓(937年)等,这些墓葬的墓室平面均呈圆形,也就是说太原地区五代时期墓室平面结构以圆形为主,而唐大中九年(855年)中期以前盛行弧边方形。M23的发掘说明至少从晚唐开始,太原地区墓室平面的主流形式开始从弧边方形向圆形过渡。(完)

  加快新技术应用和新品类开发。来自京东平台的数据显示,2022年,洗地机、洗烘一体机等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0%。由此可见,即便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新品类、新技术对市场需求的拉动依然强劲。过去几年,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深耕小家电领域,将太空科技成果民用化,首创不翻面空气炸锅、零涂层电饭煲、轻音破壁机等一系列新产品,助力相关产品国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今年,他们还将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持续推动产品迭代创新。

  动画还在被不少人调侃,《三体》电视剧、《流浪地球2》随后接连上映,上述二者的豆瓣评分分别是8.1分和8.2分,口碑比动画版本提高不少,前者引来了奇瑞汽车赞助,后者则有蔚来汽车投资。

  当前,我们仍在筑牢免疫屏障。实施“乙类乙管”措施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数场发布会部署任务,相关部门持续做好服务保障。春运启幕后,广大医务人员和各行业工作者坚守岗位、夯实防控。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通过五级书记抓防控持续压紧压实责任,紧盯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加快推进在医疗资源、药品等方面补短板,以及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引导,共同织密了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网。

  与不少后来者相比,747存在局限。波音787系列“梦想客机”、空客350系列等后续出现的远程客机,比747系列更省油,使更多地方实现直航。

  四是坚持以雷霆之势反腐惩恶,打好自我革命攻坚战、持久战。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腐败是最容易颠覆政权的问题,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坚决清除不收敛不收手的腐败分子,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取得历史性成就,“不敢腐的震慑充分彰显,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自觉显著增强”,成功走出一条依靠制度优势、法治优势反腐败之路,书写了人类反腐败斗争历史新篇章。

  对这顿来之不易的团圆年夜饭,老两口倾注了更多感情。儿媳妇是广西人,喜欢甜食,很少吃辣菜。母亲一直担心,她能否吃惯北方的菜。

陈俊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