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算数总是马虎出错?专家出招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02 20:39:14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韦香惠)“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在孩子学习和做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许多家长称之为孩子马虎。

  “马虎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但是这么普遍的现象却从未被科学对待过。” 青少年心理专家宋少卫表示,马虎的现象背后实际上是反映了孩子在大脑中构建的学习系统出现了问题。

  5月31日,中国新闻网走进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小学,开展“少年不烦恼”——“六一”儿童节心理健康公益讲座进校园活动。在活动中,宋少卫详细分析了马虎问题形成的深层原因以及如何解决。

  宋少卫提出“积极学习系统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一套自发形成的学习操作系统,由识别驱动、 语义解析、逻辑加工、价值决策和程序定制五个模块构成,是学习知识、技能和形成个人价值观的底层支撑载体。

  宋少卫表示,这套系统的机构就像电脑操作系统一样存在于每个学生的大脑中,支持学生完成不同学科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处理各种问题时,通过识别关键信息、建构知识库以及做出价值决策,从而更高效地解决学习问题。

  例如,字母b和d分不清,数字6会看成9,这些问题实际上是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息识别与驱动机制。“小学一、二年级特别重要的就是要区分形近字或者字符,但有些家长不会放在心上,当成孩子没看清或者没细看就忽略过去,导致孩子的大脑系统里对于这部分信息识别不够清晰。”

  宋少卫表示,识别与驱动需要形成闭环,才能够处理这类问题。他向在座的同学提出建议,如果数学经常出粗心马虎,平时可以做一些读题训练,如果读的时候不顺畅,就说明大脑里的系统已经开始报错,对于这些信息就要加强注意力训练。

  在马虎的问题上,宋少卫特别指出“价值观偏差型马虎”。这类学生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在努力程度或能力水平上有欠缺,而是把马虎当作好用的挡箭牌。

  对于有这种情况,宋少卫表示,只有改变学生内心对马虎的价值判断,认识到马虎是能力差、不用功,学生才会真正愿意改变,接受提高信息识别、逻辑加工等能力的技巧和方法,来努力消除马虎。

  在宋少卫看来,学习出现问题往往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通过建立学习系统的思维,从而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实现理想的学习成绩。(完)

  锣鼓声中,众人甩同边手,迈同边脚,躬腰屈膝,蹁跹进退。74岁的彭大丙老人是男性舞者中的佼佼者。他的舞姿干净利落,粗犷有力,质朴刚劲,有“龙行虎步”之风。

  这是中炬高新自1995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亏损的最主要原因是中炬高新对未决诉讼拟计提预计负债共计9亿元至12亿元,导致业绩由盈转亏。

  <strong>全球IG进出口前三:中美德</strong>

  近日,驻地气温已骤降至零下40摄氏度,但官兵们备战打仗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多项战法在风雪中接受了近似实战的检验。

  徐忠说过,“像安欣这样的警察,常常被嘲笑不够聪明,不会变通。如果以升官发财为标准,安欣确实不够精明,但他的品质,恰恰是政法队伍最需要的。”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的成效,深刻阐述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全面建成新发展格局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必将激励我们在新征程上锐意改革、突破创新,不断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张景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