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加速绿色变革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03 05:18:12

  中国纺织行业以满足全国人民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为起点,历经市场化改革与国际化竞争淬炼,逐步发展形成了全世界最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纤维加工总量及出口总额长期稳居全球首位,在国际纺织产业链分工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纤维加工总量达到5800万吨,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化纤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温室气体排放自2000年起随着行业快速发展逐步上升,而后进入平稳期。根据行业能源消费数据计算,2020年,全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2.09亿吨。从排放来源看,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于上游的材料制造加工端,包括纺织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占比低于10%。

  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温室气体年排放量约2.3亿吨。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2%,占全国工业碳排放量的2.8%。

  “纺织工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环境敏感型产业,推动纺织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落实双碳战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大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郑艳日前在北京举行的“2024气候创新·时尚峰会”上表示。

  “纺织行业的绿色发展已成气候。”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说,2021年,启动“时尚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一大批领军企业、优势集群推进落实减碳工作,共同为实现零碳产业的宏大愿景而努力。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行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体发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卓有成效。

  “十三五”以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节能节水、污染防治、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目前部分纺织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工艺。

  “目前,纺织企业尚未完全摆脱高能耗、高排放的现状。为了降低纺 织行业的碳排放,应从纺织纤维原料、分销消费过程、生产加工过程和废弃纺织品处理等方面着手,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纺织产业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说。

  徐卫林表示,绿色低碳涉及纤维、纺纱和织造等纺织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发展新型绿色纤维材料,可以实现化学纤维原料逐步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我们需要大力推动纺织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提出,同时推进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改造应用,以技术工艺革新、生产流程再造促进纺织行业减碳降碳。

  研究团队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密切合作,通过对良渚古城外围的鲤鱼山、岗公岭、秋坞等地点进行遥感影像分析、实地调查与试掘等工作,从宏观尺度分析认为,其水利系统可能兼有防洪、运输、防御、灌溉等功能,与良渚遗址群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及良渚古城的出现有直接关系。

  “决定在这儿建一个酒店,是因为对这里的喜欢。”喜静的立波找到了他的避世之地,将角色从职业是IT产品销售的游客转为驻扎当地的经营者。2017年10月,立波签订了租赁合同,租下岛上超过3000平方米、密布橡胶林的一块土地。从2018年动工到2019年11月完工,两年的时间,这一家坐落于半山腰上的土地上、凝聚立波所有心血的酒店终于建成。

  作为冬奥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冬奥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一直是广受关注的焦点。冬奥会后,“冰丝带”建成了以冰雪运动为核心,全面促进全民健身、体育消费的新型城市文体综合体。据介绍,经过赛后规划调整,“冰丝带”如今实现了分区域开放:中心区冰场主要开展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运动的培训活动,外圈的速度滑冰赛道则接受滑冰爱好者预约,满足大众多样化的运动需求。

  本报记者 王永战

  《今生也是第一次》在前几集就展现了剖腹产、无痛分娩、母乳喂养等多个生育方面的细分话题,剧情专注讲述女性生育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从坐月子、工作与家庭平衡、女性成长等多个维度出发,引发了大量网友的情感共鸣,“看了她们的故事,感觉更能理解自己的妈妈了”。这种细分化的创作,在“现实+女性题材”盛行的大女主剧集中逐渐成为新风向,比如《亲爱的小孩》《我们的婚姻》等聚焦婚恋、家庭主题,播出后反响就不错。

  在北京时间5日晚结束的短道速滑世界杯德累斯顿站男子500米A组决赛中,林孝埈以41秒329率先撞线夺得冠军。

袁大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